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802经济学二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判断分析题
1. 凯恩斯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使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使失业率增加,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 反之亦然。( )
【答案】T
【解析】凯恩斯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典型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揭示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 的交替关系,该学派认为经济中较少的失业总是通过承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实现的,通货膨胀总是以承受较多 的失业为代价而下降。
2.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答案】F
【解析】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货币,称为存款准备金,按照一个固定比例上交给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 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 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
【答案】F
【解析】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即人们平均经常自愿在身边储存的货币数量与决定它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自变量(如人们的财富或收入、债券、股票等的预期收益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而且可以估算的函数关系。因而货币主义者在理论卜是不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的,在政策卜认为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4. 存在多种持有存货的动机,因此有多种存货投资模型。( )
【答案】T
【解析】持有存货的动机包括:①用来平滑不同时期的产出水平; ②可以使企业更有效率的运行; ③避免脱销; ④由生产过程决定,如在产品。因此有多种存货投资模型。
。 ,R 为存款准备金,D 为活期存款。( )
二、简答题
5. 根据IS-LM 模型,在下列情况下,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
(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2)政府增加税收;
(3)政府等量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
【答案】(1)当货币需求不变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意味着货币市场上供过于求,利
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收入增加。
(2)政府增加税收会使总支出减少,反映到IS-LM 模型体现为IS 曲线向左移动。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总支出减少使消费和收入减少。总收入减少,对货币交易需求减少。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会下降,导致投资增加。
(3)政府等量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根据平衡预算乘数,此时国民收入会增加,增加幅度为政府购买和税收变动的数量。增加政府购买会使总支出增加,反映到IS-LM 模型体现为IS 曲线向右移动; 增加税收会使总支出减少,反映到IS-LM 模型体现为IS 曲线向左移动。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最终会使IS 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利率上升、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和投资减少。
6. 请严格陈述“投资边际效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和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答案】(1)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
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其中,R 代表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 i 代表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J 代表资本品在第n 年年末时的处置残值,r 代表资本边际效率。
(2)投资边际效率的含义
投资边际效率(MEI )是指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上涨而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用来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间的关系。
(3)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如图所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即都反映投资量和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但是,投资边际效率曲线较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为陡峭,其原因在于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图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7. IS 曲线和LM 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 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答案】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 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 曲线,会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考虑到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 、LM 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地向右移动,则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如图所示。
图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图中,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 点,收入为y 0,利率为r 0。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IS 右移,通过IS 曲线右移使收入增加,利率上升。与此同时,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 右
,移同等幅度,从而使利率下降至r 0以抵消IS 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
使国民收入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这样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
,一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
,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 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
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8. 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从长期来看,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按相同的比率增长。但从短期或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波动,消费支出的波动幅度比国内生产总值要小。
这是由于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税收、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而直接决定消费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则不包含这些; 个人可支配收入包含诸如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等政府转移支付,而国内生产总值中不包含这些。
,税收减少,由于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存在,因而当经济衰退时(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时)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增加,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量小于经济衰退程度(即国内生产总值
,税收增加,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的减少量); 反之,当经济高涨时(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
减少,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小于经济高涨程度(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量)。税收和转移支付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而消费支出依赖于个人可支配收入,显然,消费支出波动幅度要比国内生产总值小,即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