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动性陷阱

【答案】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类似于流动性陷阱的现象。

2. GDP 与GNP

【答案】(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GDP 与GNP 这两个统计指标在统计思想上反映了是按国土原则还是国民原则进行统计

GDP 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的区分。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由本国国民所创造,都被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NP 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3)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 )是指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外要素支付净额获得,即GDP=GNP-NFP。

3. LM 曲线

【答案】LM 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假定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 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 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推导出LM 曲线的表达式为:

LM 曲线如图所示。LM 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图 LM 曲线

4. 内生增长理论

【答案】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竟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5. 适应性预期

【答案】(1)适应性预期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在t-1时期所做的对; 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

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其中,为预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

(2)“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3)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6. 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

【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 △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一资本广化 当时,△k=0,此时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因此,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

二、简答题

7.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有哪些关系?

【答案】(1)通货膨胀指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起因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三种。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就业,并且积极寻找工作而没有按现行实际工资找到工作的人。按照引起失业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分为两类:一是周期性失业; 二是自然性失业。

(2)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研究表明:在短期,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由于工资是物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就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对政府政策制定有指导作用,在某一时点,政府可以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控制在此限度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以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当失业率过高时,可以通过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降低失业率。

(3)在短期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然而在长期,由于市场出清是常态,因此经济不存在周期性失业,只有自然性失业,自然失业率是由经济结构决定的,与通货膨胀率没有关系。故在长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表现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垂线。

8. 当一国经济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调整?

【答案】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即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经济出现国内非均衡或国外非均衡,则可以采取相应的财政、货币、对外贸易政策的组合,使宏观经济趋向既定的目标。

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政府应当采取如下的政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