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民族大学新闻评论及编辑之新闻评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短评
【答案】短评是指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常常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代表编辑部发言。在选题、评述范围、立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它比之社论要具体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一般由编辑部的具体部门定稿,属于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短评以专栏形式发表,以栏目所特有的稳定性吸引受众。
2. 启迪型社论
【答案】启迪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法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具体地说,启迪型社论的论述对象包括两个力一面,一是结合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具体矛盾进行思想疏导,侧重于务虚; 二是实行对具体工作和生产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启迪,侧重于务实。然而,不论务虚或是务实,都要体现虚与实的统一,思想与业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 新闻素养
【答案】新闻素养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基础。主要包括八个方面: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采访素养、电视素养、知识素养、大众传媒素养和美学素养。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具各相当的新闻理论修养,用理论指导实践。报道什么、如何策划、如何报道、报道效果如何都是电视新闻编辑应当随时考虑的新闻业务问题。
4. 新闻批评
【答案】新闻批评是指通过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批评。新闻批评所监督的内容,其广泛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它把批评的内容公开诉诸社会公众,这样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关心、同情,或愤怒、谴责,因而具有不可阻挡的巨大社会冲击力。新闻批评以事实报道为基本手段,以严密跟踪为操作方式,从而形成这种舆论监督形式在真实性和持续性上的独特优势。新闻批评具有开放的、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让参与者自由地、充分地发表意见。新闻批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
5. 广播新闻评论
【答案】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评论的一种,是广播评论的核心。狭义上的广播评论是指广
播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是专门供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是: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它是“有声评论”、“口语化评论”。
6. 系列评论
【答案】系列评论是指针对某一重大问题和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在三篇以上。系列评论所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很难说清楚、说完整,需要将重要的问题分割开来,一篇一篇地辨析和阐释。系列评论一般来说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小题目来做,各篇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7. 广播短评
【答案】广播短评是指内容单一、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一种评论形式,通常为一事一议,阐明一个道理或一个主要观点,篇幅在5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千字。广播短评,一般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因此确立的论点比较明确与具体,选择的论题范围与内容也相对集中。
二、简答题
8. 网络新闻评论有哪些主要特征和优势?
【答案】(1)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目前,国内网络的新闻信息非常多,无论是人民网、新华网,还是千龙网、南力一网、北力一网等,每天的信息更新量都在数千条,这是传统新闻媒体无法相比的。
(2)网络新闻评论还处在成长的初期,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但就目前而言,己初步显示它的特点和优势。就时评政论而言,报纸的评论与网络的评论相通,没有本质的不同。但较之报纸评论,网络评论的确又有其独特的优点。网络新闻评论的特征和优势:
①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网络新闻的重要特点,是快速及时,力求同步传递。网络评论同样如此,应以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见长。网络评论的即时性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对国内外的各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即时发表评论,一般传送出1小时左右即可上网发表。今后这方面的时间要求会越来越高。
②旗帜鲜明,尖锐泼辣
网络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形象和诚信度。因此,评说世态万象,一定要旗帜鲜明、尖锐泼辣,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
③交互性强,穿透力大
网络评论拒绝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倡导自由探索,力主平等交流,为公众提供民主的
讲坛,构建说话的平台。由于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网上网下实行联动,与传统媒体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受众的反应不同,它一般在网上发布的同时,就引来网民的评头论足,有人喝彩,有人反对,直抒胸臆,各陈己见,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话语空间。
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网络新闻评论,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大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小到随地吐痰、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等社会问题,都可以引发议论。而且,切入的角度灵活多样,文章的风格也力求朴实、平易,要充分注意到与普通的传播对象平等交流的关系。
网络评论还可以互相争鸣、互相探讨同一题目,也可以发表两种不同的意见,进行平等的友好的讨论。网上的原创评论,还可以用漫画评论的形式来表达,同样能够做到别开生面,赢得很高的点击率。跟帖也是网络评论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短而精的评论。三言两语,随写随发,一针见血,一吐为快。
9. 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答案】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特征之一,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是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的统一,是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是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具体包括:
(1)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
忠实地、客观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而不应“根据希望描写事实,,,这又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①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真实无误。事实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它的存在又各具不同的状态。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均须准确无误; 事实中所涉及的数字、数量、引用材料(诸如引文、日记、书信等)必须丝毫不差; 一切细节描写,也必须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②新闻报道概括的事实必须真实。新闻报道中既有具体的事实,也有概括的事实。具体事实要确凿无误,概括的事实也应完全真实,要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如果说对具体事实要求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合理想象”,也不搞“基本真实”,还比较容易做到的话,那么相对说来,做到概括事实的准确无误就要复杂得多。它要求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而后客观地在新闻中对其加以“还原”。这种“还原”,既涉及记者本人的态度,还涉及他的认识水平甚至语言表达能力。
(2)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每条新闻的事实必须真实无误,这仅仅是新闻真实性的一个方面,是对新闻真实最起码的要求; 另一方面,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报道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全面,是指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待新闻事实,而是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把握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