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同等学力加试)之分析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
【答案】分析化学是研宄分析方法的科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分析化学的目标就是要求消耗材料少,分析测试时间短,成本低,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化学信息。因此,分析化学的任务就是提高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向快速、自动、简便、经济、仪器自动化、数学化和计算机化,并向智能化、信息化纵深发展。
2. 现场质控样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一个采样点的一对平行样和一个现场空白样。
3. 离子交换剂的种类都有什么?
【答案】(1)阳离子交换树脂;(2)阴离子交换树脂;(3)特殊功能树脂。
4. 为何测定液,而后采用
【答案】与存在,
时不采用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而是在
氧化成
若用
试液中加入过量的直接滴定
标准溶
标准溶液回滴?
氧化能力强,
能使共存有可能生成量极微,不会有
,
滴定过程中
就无法确定计量关系。采用返滴定法,
化学计量点前有过量生成。
5. 有限次量结果的随机误差遵循何种分布?当测量次数无限多时,随机误差趋向于何种分布?其规律是什么?
【答案】有限次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可用t 分布曲线来处理;而当测量次数无限多时,随机误差的分布一般遵从正态分布的规律。
正态分布的规律为答:
(1)分布曲线呈对称,即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3)在多次测定中真实值出现的概率最大。
6. 无机沉淀剂与有机沉淀剂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案】都是利用沉淀的原理,沉淀剂的选择要考虑被沉淀物质本身的性质。
二、计算题
7. 计算在0.1000mol/LHCl溶液中,用
【答案】半电池反应
液滴定
溶液的化学计量点、电位突跃范围。
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
电位突跃范围
8.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与
电极组成测量电池F 电极‖待测溶液|
电极取25.00mL
水样加入25.00mL 总离子强度调节溶液A ,测得其电池电动势为-325mV 。若在A
溶液中加入
溶液,测得电池电动势为-317mV , 若将A 溶液用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稀释一倍,
测得电动势为-342V , 求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多少?
【答案】
(1)-(2)得
(3)-(1)并将S 代入得
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
9. 在酸性介质中,用
(1)试写出滴定反应的离子反应式; (2)如用(3)已知
【答案】(1)滴定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为:
(2)用示剂。
(3)负极反应方程式及电位为:
所以,
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
滴定
设化学计量点的
的本色确定终点不太明显,还有何种方法可以指示终点?
试推导并计算化学计量点的电位。
的本色确定终点不太明显,可用二苯胺磺酸钠或1, 10-邻二氮菲-Fe (II )等指
正极反应方程式及电位为:
在化学计量点时,两电对的电极电位相等,于是可得:
这样,就可以求得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在一根lmm 长的气液色谱柱上分离一混合物,色谱柱中固定液的体积夕流速
50mL/min, 得到如下色谱数据:
已知死时间为lmin 。求:
(1)组分2相对于组分1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
(2)组分2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上平均停留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3)计算色谱柱对组分2的有效塔板数? (4)计算分离度?
(5)对于组分2, 容量因子和分配系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1)组分2相对于组分1的相对保留值为:
(2)因为死. 时间为lmin ,所以组分2在固定相上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7min , 组分2在流动相上的平均停留时间为lmin 。
(3)色谱柱对组分2的有效塔板数为:
(4)分离度为:
(5)对于组分2, 容量因子为:
载气体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