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审视语文阅读教学的范式转换

关键词:关键词: 范式 现代性 后现代性 “非指示性”教学

  摘要


审视语文阅读教学的范式转换
王欣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广大教师非常关切的问题。从目前的阅读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流派、教学模式非常的丰富,本文透过种种阅读教学的现象,站在哲学的视野上,借助库恩的“范式”理论去审视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哲学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观。通过探究,将对各种教学样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能自觉的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本文从现代性、后现代性入手,把教育的目的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等作为语文阅读教学范式的判断因素。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从宏观的视角把语文阅读教学的范式分为:现代阅读教学范式和后现代阅读教学范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两种范式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并分析了后现代阅读教学范式下的教学具体样态—“非指示性”教学,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其进行了反思。
通过探究得出,语文阅读教学范式分为:现代阅读教学范式和后现代阅读教学范式。在现代阅读教学范式之下,人们认为知识具有先验性、普遍性、客观性、实证性,价值无涉性。建立在这样知识观基础之上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跑道”,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和确定性。教学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将先验的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突出教师的控制、教科书的限制,而忽视了学生个体感受和具体的课堂情境。
在后现代阅读教学范式之下,知识具有“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多元性”。教学是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统一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创生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是处在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之中,是一个互动性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范式不是某一种阅读教学的样态,阅读教学的样态与阅读教学范式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每一种阅读教学范式包含各种各样的教学样态。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是后现代阅读教学范式下的一种阅读教学的具体样态,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用此法,只有“样本”适用。同时,这样的教学样态对教师的备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阅读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再也不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而是阅读教学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的重新转向——从现代阅读教学范式向后现代阅读教学范式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