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族群文化多元一体的当代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既是将社会成员团结和组织起来的基础,也是维护民族、国家和执政党政治稳定的基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傅鹰、叶笃正、黄昆、葛庭燧、赵忠尧、程开甲、朱光亚、谢希德、吴冠中和吴良镛等为代表的约2300位海外留学生,靠着国魂、亲情、民族复兴意识和共同的奋斗目标与理想信念的指引,毅然放弃西方国家的优厚待遇回国服务,形成了对民族、国家和执政党强烈的归属感与高度的认同感,对新中国的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丰功伟绩。改革开放以来,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浪潮的迅猛推进,世界各国争抢人才的现象与日俱增。当代中国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增强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论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比较法、个案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个体与群体、出国与未出国知识分子、归国与未归国留学生群体等多个维度,再现还原了这一群体归国前后政治认同的“原生态”与“新生态”、嬗变历程、路径模式、特点影响和经验启示。既有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学科关于归国知识分子政策及其政治认同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也有助于为提高新时期“海归”群体的政治认同与国家的治理能力提供经验借鉴。
论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六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薄弱点,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之处和可拓展领域等问题,为论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内涵与层次。政治认同的对象多种多样、内容蕴涵丰富,主要包括对民族本能上的认同,对国家情感上的认同和对政党理智上的认同三个层面。民族和国家认同是基础,政党认同是对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升华,国家认同贯穿于这一群体政治认同的始终。
第二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群体的三次归国浪潮与特点。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新中国采取各种途径有力争取海外学子早日回国、报效国家,掀起了这一群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1949-1951年为高潮阶段,1952-1954年是受阻阶段,1955-1956年为回暖阶段。具有留美生是规模最大群体、重视实学、学历较高、理工农医类就业率高、就业途径以个人联系为主、就业领域以高校、机关工厂为主和就业地域以华北地区为中心等特点。
第三章挖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群体归国时政治认同的“原生态”。这一群体归国时对以“血统和文化”为纽带的民族本能上的认同和对国家情感上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初级和中级形式,具有原生性、根基性和非理性等特点。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这一群体归国时对执政党及其执政价值并非十分熟悉了解,出现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寄予希望、存有疑惧和高度认同三种心态,为这一群体归国后政治认同发生历史嬗变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归国后政治认同的“新生态”。这一群体归国后经过思想教育、思想改造和思想批判等政治运动的洗礼,不断由“身归”走向“心归”,由归国时对民族、国家本能与情感上的依附感和归属感,不断升华为对祖国、人民的责任感,对执政党及其执政价值的理智上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具有流变性、建构性和理性等特点,揭示出这一群体政治认同逐步深化的内在规律。
第五章概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特性与影响。政治认同包括“归属性”和“赞同性”认同两个层面。建国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具有对归国时原有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的双重特点,形成了“接续重构式”政治认同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多元性与层次性的有机统一、原生性与建构性的交错融合、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复杂嬗变、历史记忆与目标理想的契合共生等特点。增强归国留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对发挥归国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强制性的政治压力下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归国留学生群体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系统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六章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增强留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基本经验对提升当前“海归”群体政治认同的借鉴启示。深刻认识归国留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递增规律是核心;科学判断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加强留学生的身份归属是前提;充分发挥初级社会群体、海外进步团体和国内组织机构的作用是保障;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归国留学生的政治认知是基础;弘扬爱国精神、提升归国留学生的政治情感是体验;以文化为纽带、尊重学术的独立性,增强归国留学生的政治评价是关键。
政治认同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和多维的渐进过程,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再到政党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递增规律。这一规律不以留学生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这既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当代中国要增强归国留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就不能违背这一基本规律和根本走向。海外归国留学生群体只有看清和服从这个发展大势,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