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9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三)16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四)23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五)31
一、名词解释
1. 保险本质
【答案】保险的本质是指保险的社会属性,即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简言之,保险的本质是指在参与平均分担损失补偿的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2. 代位追偿
【答案】代位追偿,又称“代位求偿权”、代位追偿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推定全损,或者保险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损失,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责任后,依法取得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或对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的追偿权。代位追偿原则首先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从保险人和第三者责任方同时获得双重赔偿而额外获利,确保损失补偿原则的贯彻执行。代位追偿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代位追偿原则的主要包括权利代位和物上代位。
3. 保险企业费用
【答案】保险企业费用是指保险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赔款支出、分保赔款支出、各类给付、退保金、准备金提转差、佣金、手续费、分保费用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等。
4. 投机风险
【答案】投机风险指当损失发生时,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如金融投资、项目投资、商业经营、新技术开发、赌博等。它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呈现出多变、不规则的运动曲线,难以通过大数法则对其进行预测。投机风险导致的后果有三种可能性:损失、盈利、既无损失又无盈利。
5. 评价法
【答案】评价法是采用个别方式单独厘定费率的一种方法。每一风险单位按其特性分别制定费率,而不涉及任何风险等级鉴定或计算公式。虽然评价法不科学,但仍然被一些险种采用,尤其是在没有充分、可靠的统计资料的情况下。在开发新险种时,人们常用其他粗略统计资料评价每一风险单位,否则费率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
6. 涉及保险合同条款和语句的解释时,一般采用哪些认定规则?
【答案】保险合同的解释是指当保险当事人由于对合同内容的用语理解不同发生争议时,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或者约定俗成的方式,对保险合同的内容或文字的含义予以确定或说明。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通常有以下几种:
(1)文义解释原则
文义解释即按合同条款通常的文字含义并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它是解释保险合同条款的最主要的方法。文义解释必须要求被解释的合同字句本身具有单一的且明确的含义。如果有关术语本来就只具有唯一的一种意思,或联系上下文只能具有某种特定含义,或根据商业习惯通常指某种意思,那就必须按照它们的本意去理解。
(2)意图解释原则
意图解释是指在无法运用文字解释方式时,通过其他背景材料进行逻辑分析来判断合同当事人订约时的真实意图,由此解释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保险合同的真实内容应是当事人通过协商后形成的一致意思表示。因此,解释时必须要尊重双方当时的真实意图。意图解释只适用于合同的条款不精当、语义混乱,不同的当事人对同一条款所表达的实际意思理解有分歧的情况。如果文字表达清楚,没有含糊不清之处。就必须按照字面解释,不得任意推测。
(3)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
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是指,当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关往往会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因为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一般来说,投保方只能表示接受或不接受保险人事先已经拟定好的条款。有些专业性的术语不是一般人能够完全理解的。为了避免保险人利用其有利地位,侵害投保方的利益,各国普遍使用这一原则来解决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这一原则不能滥用。如果条款意图清楚,语言文字没有产生歧义,即使发生争议,也应当依据有效的保险合同约定做出合理、公平的解释。
(4)批注优于正文、后加的批注优于先加的批注的解释原则
为了满足不同的投保人的需要,有时保险人需要在统一印制的保险单上加批注,或增减条款,或进行修改。无论以什么方式更改条款,如果前后条款内容有矛盾或互相抵触,后加的批注、条款应当优于原有的条款。保险合同更改后应写明批改日期。如果由于未写明日期而使条款发生矛盾,手写的批注应当优于打印的批注,加贴的批注应当优于正文的批注。
(5)补充解释原则
补充解释是指当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内容有遗漏或不完整时,借助商业习惯、国际惯例、公平原则等对保险合同的内容进行务实、合理的补充解释,以便合同的继续执行。
7. 试分析比较几种典型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
【答案】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管理体制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保险人以何种组
织形式进行经营,各个国家都有特别限定。典型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互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以及劳合社等。
(1)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它是由一定数目以上的股东发起组织,全部注册资本被划分为等额股份,通常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民事责任。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表现在:①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增加保险利润,进而扩展保险业务,使风险更加分散,经营更加安全,对被保险人的保障更强。②股份有限公司通常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因而,比较容易筹集大额资本,使经营资本充足,财力雄厚,有利于业务扩展。③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确定保险费制,使投保人保费负担确定,比较符合现代保险的特征和投保人的需要,为业务扩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
(2)相互保险公司
相互保险公司是由所有参加保险的人自己设立的保险法人组织,是保险业特有的公司组织形式。
相互保险公司具有以下特点:①相互保险公司的投保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公司所有人,又是公司的顾客; 既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同时又是保险人。②相互保险公司是一种非营利型公司,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资本金,以各成员缴纳的保险费形成公司的责任准备金,来承担全部保险责任,成员也以缴纳的保险费为依据,参与公司盈余分配和承担公司发生亏空时的弥补额。③相互保险公司的组织机构类似于股份公司。
(3)相互保险社
相互保险社是同一行业的人员,为了应付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自愿结合起来的集体组织。相互保险社是最早出现的保险组织,也是保险组织最原始的状态。
相互保险社具有以下特征:①参加相互保险社的成员之间互相提供保险,即每个社员为其他社员提供保险,每个社员同时又获得其他社员提供的保险,真正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②相互保险社无股本,其经营资本的来源仅为社员缴纳的分担金,一般在每年年初按暂定分摊额向社员预收,在年度结束计算出实际分摊额后,再多退少补。③相互保险社保险费采取事后分摊制,事先并不确定。④相互保险社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社员选举出来的管理委员会。
(4)保险合作社
保险合作社是由一些对某种风险具有同一保障要求的人,自愿集股设立的保险组织。
保险合作社具有以下特点:①保险合作社是由社员共同出资入股设立的,加入保险合作社的社员必须缴纳一定金额的股本。②只有保险合作社的社员才能作为保险合作社的被保险人,但是社员也可以不与保险合作社建立保险关系。③保险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仅局限于合作社的社员,只承保合作社社员的风险。④保险合作社采取固定保险费制,事后不补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