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4建筑史与建筑设计理论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高层建筑常用结构选型有哪几种?分述各自特点。
【答案】(1)结构类型
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类型有四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2)特点
①框架结构
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最高60米。空间较灵活,自重小。
②剪力墙结构
建筑中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因而得名剪力墙。剪力墙间距有限制,不能开间太大,适合住宅、公寓、旅馆。最高140米。
③框架剪力墙结构
由框架构成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具有相当大的刚度,从而使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大大减少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避免填充墙在地震时严重破坏和倒塌。最高130米。
④筒体结构
水平力主要是由一个或多个空间受力的竖向筒体承受。筒体可以由剪力墙组成,也可以由密柱框筒构成。内筒外框,框架核心筒最高150米。筒中筒最高180米。
2. 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答案】(1)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 体育场馆. 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2)活动场地
如体育馆. 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 球场. 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3)停车场地
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
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4)其他场地
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3.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哪些?
【答案】(1)利用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2)改造环境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3)创造环境.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
4. 分隔性空间组合中内廊式、外廊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内廊的优点在于:在交通上能够满足各个房间的人行系统要求。缺点在于:通风照明系统不足。
外廊的优点在于:能够满足通风照明的需求。缺点在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大,过于依靠外界环境。
5. 简述马鞍形悬索结构优点。
【答案】(1)在观众厅容量相同的条件下,椭圆形比赛大厅能获得更多的视线较好的席位;
(2)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马鞍形悬索结构的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其他结构形式;
(3)马鞍形的屋盖形式,使观众厅的空间利用较为合理,有利于音质和空调的处理;
(4)马鞍形的悬索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抗风和抗震性能较好,并有利于排除雨水。
6.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答案】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7.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案】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8. 悬索结构一般的形式有哪些?
【答案】单曲悬索、双曲悬索、鞍形悬索。
9. 公共建筑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10.简答门厅设计的要点。
【答案】门厅应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度的作用。要有功能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门厅的设计除了应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外,还应体现一定的空间构思意境,应具备合适的尺度感与明确的导向感。门厅设计应考虑室内外过度问题。设计时应满足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环境优美、装修事宜、技术合理、经济有效等方面要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