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702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结构适度问题
【答案】结构适度问题是指涉及一个或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来说有限数量的政策选择方案的问题。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应决策目标的一致。然而所选择的政策方案,其后果是不确定的,即使是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结果预测也有相当大的困难。结构适度问题的原型来自政策模拟。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说明这类问题的特征。
2. 利益分析
【答案】在公共政策中,利益分析必须与事实分析、价值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并需要综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中:①人们在分析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是:分配什么利益,向谁分配利益,谁获利益多,谁获利益少等。这些属于事实层面的分析。②利益分析离不开价值分析,在利益分析中必须渗透平衡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理念,为利益分析提供价值导向。③要在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中寻找利益平衡,化解利益冲突,必须通过规范分析,达到激励和约束多元利益主体行为的目的。
3. 政策产出
【答案】政策产出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老年人获得人均福利支出以及家庭食品服务数量就是政策产出的一个例子。对政策产出和影响进行监测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目标群体不必一定是受益者。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或计划影响的个体、群体或组织,而受益者则是指政策影响对其有益的群体。
4. 政策调整
【答案】政策调整是指依据政策评价的结果,对实施中的现行政策采取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有:
(1)政策补充。在被认为继续可行的政策中,增加新的内容,拓展政策的规范空间,以适应内外政策因素变化的需要。
(2)政策修正。改正政策中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内容,同时还依据新的政策环境,修订已经过时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与保证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3)政策终止。取消失误的政策,重新制定新政策。
二、简答题
5. 全球化对公共管理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
【答案】公共管理一直受到日益发展的复杂的全球化环境的影响,这一国际秩序的特征便在于整个国际社会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交通工具的发达,将使这一网络更加加强。全球的、地域的、地方的相互依赖更加紧密,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行动常常会影响其邻国和其他国家,现代政府治理已经变成一个管理全球和地方相互依赖关系的过程。全球化给公共管理带来的挑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全球化的时代,政府仍然拥有各自的管辖权,并有自己独特的内部治理结构或管理系统,但政府再也不能像传统那样独立于其他治体之外,全球相互依赖的明朗化要求以相互联系的观点取代分离的观念。
(2)在全球化的时代,许多公共物品的提高己经变成国际性的,即成为公共物品,如世界和平、可持续发展、地区安全、统一的世界市场等,这便需要更加自觉、协调和合作的努力。
(3)在全球化的时代,传统上被视为国内问题的政府治理,可能会变成一个地区性问题,甚至全球的问题,公共政策传统上那种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的界限再也不那么清楚了。
(4)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成功的公共管理需要发展战略思考的能力,需要催化领导力,即与其他治理领域的行动者沟通、合作、互动、结盟,达成一致的目标和战略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多元文化的学习能力。
(5)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政府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的主权与独立; 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经济的安全; 如何在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等,都是二十一世纪公共管理需要面临的新议题。
6.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有何作用和限制?
【答案】(1)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
在公共服务方面,非营利组织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展公共政策。非营利组织在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公共问题。同时,非营利组织通过广泛运用影响力,如提供信息、陈述请愿、参与诉讼、直接代表,影响大众传媒,影响政府的决策等。对于长期的政策,通过持续的分析研究,为政府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
②监督市场。在政府无法充分发挥功能的领域,非营利组织可以扮演市场超然的监督者的角色,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许多方面,非营利组织可以直接提供选择方一案,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给社会。
③监督政府。虽然政府组织有防止弊端的机制,但仍不能完全保证公正无私。非营利组织可以不断地提醒政府与公民,使政府与公民尽到其责任,更关心公共事务。
④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对于政府无法履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可以弥补其不足,尤其是在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区发展、社会互动等方面发挥极大的功能。
⑤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非营利组织对公共服务的奉献精神; 对人、自然、社会的关怀与关爱;
对平等权利的重视; 对参与的重视等,均体现了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通过自己的行为,倡导和维护着社会正面的价值观。
⑥促进积极的公民精神和扩大社会参与。非营利组织所倡导的是积极的公民精神,这种精神强调公民应积极主动地介入公共事务,对社会应有仁德与爱心; 对社会要承担个人的道德责任; 要有利他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的是民主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非营利组织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也为培养积极的公民精神提供了场所。
(2)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限制由于非营利组织是民间组织,在涉及运用公权力领域,其提供的服务的能力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益的特殊性。有些非营利组织可能发展为极端的、排他性极强的,只为特殊群体服务的组织。
②公益的父权性。非营利组织指可能为少数人控制,变成图利私人的组织。
③公益的业余性。从事公益活动的常常是志愿服务者,可能热心有余而专业不足。
7. 美国政治制度中权力制衡表现在哪此方面?
【答案】(1)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2)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动的基本原则。“分权”,是指美国的中央政府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
(3)“制衡”,是指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之下,立法权属于国会,又受到总统和法院的制约; 行政权属于总统,又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 司法权属于法院,又受到国会和总统的制约。通过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
(4)根据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分掌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是最高立法机构,有权弹勃总统和联邦法官;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行政高级官员、执行各项立法,拥有军事统帅权和外交权,总统的行政命令具有法律效力,总统及其所任命的各部部长不对国会负责,在紧急状态下总统可采取宪法以外的非常措施; 联邦法院由若干终身任期的大法官组成,是最高的司法部门,对宪法和各项法案有最终解释权,有权裁决涉及国家和各州之间的重要案例。
8. 何谓政府治理工具? 政府治理工具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如何选择有效的政府治理工具?
【答案】(1)政府治理工具的含义
政府治理工具,也称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日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途和机制,政策工具乃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2)政府治理工具的主要类型
政府治理工具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