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34社会学理论之社会学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答案】(1)发展逻辑的改变美国社会学家列维将“早发展”国家称之为“内源发展者”,把“后发展”国家称之为现代化的“后来者”。
①现代化的“后来者”的优势:
a. 他们不是在未知领域内探索,因而对于自己的行动方向能够具有更为明确的概念;
b. 有可能直接采用和借鉴甲发现代化国家已经形成的计划、技术、设备和组织模式;
c. 存在着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性;
d. 后来者国家的领袖可以通过展示其他国家或地区已达到的成绩而加强其领导;
e. 可以从己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获得资本和技术上的帮助。
②“后来者”面临的不利因素:
a. 为了进入现代化过程,后来者必须一开始就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从事许多事情;
b. 为了缩短与己现代化国家的在发展程度上的距离,后来者们往往需要使自己的生产能源、材料、技术等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转变,使之能够接近早发现代化国家己有的水平;
c. 迅速赶上己现代化国家的高期望,与后来者同早来者之间实际上可能始终存在的发展距离,很容易在后来者国家的人民中引发失望情绪。
③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是:
a. 大规模行动所需要的大量资源无法靠民间私人力量在短期内迅速积累起来,必须要有国家的介入;
b. 大规模的行动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迅速的社会变化需要更加有效的集中控制和协调。
(2)“后发展”国家的经济特征“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具有时间短、规模大、内容多、社会动员程度高等特点,它在资金的筹措、行动的协调、过程的控制和秩序的维护等方面都对现代化过程的推动者、组织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后发展”国家的政治特征为了降低政治的不稳定性,维护社会秩序,也为了应付“同时性”现代化所提出的严重挑战,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高度有效的中央政权存在,由它来组织和控制整个现代化过程。
2.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答案】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
(1)破坏性。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是指它违背了人们所希望的社会状态,不符合人们的价值期望,并对人们所期望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主要表现为:
a. 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b. 给社会带来麻烦,社会必须动用社会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浪费了社会资源;
c. 给社会进步带来障碍,不利于社会发展。
(2)普遍性。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
a. 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
b. 一个国家和社会在其不同时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问题。
(3)复杂性。社会问题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为:
a. 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
b. 社会问题的影响是复杂的。
(4)时空特征。任何社会问题都有一定的时空特征:
a. 时间性是指社会问题所具有的社会进程的阶段性特征,社会运行的规律性使得社会问题的发生也带有时间性特点;
b. 空间性是指社会问题的地域空间和社会空间特征,不同空间中的社会问题各有自己的特点,其表现方式、解决为一式可能也各有不同。
3.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答案】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丁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1)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整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反映这类关系的层次之间接触界面的宽窄。
(2)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一生中流动和代际流动,这两种流动都能有效地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
①一生中流动意味着个人同原有社会地位相分离并同新的社会地位相结合。
②代际流动意味着家庭中相邻的异代成员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使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变为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结纽带,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所特具的凝聚力和整合性来弥合社会层次间的隔阂。此外,大范围的异向代际流动有可能促进各家庭之间相对平等的实现,进一步消除个人之间垂直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
4. 社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案】社区的构成要素
(1)一定数量的人口人是社区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较为紧密的。社区人口对所在社区内的关系依赖性较强。
(2)一定的区域界限这是社区与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特点,社区要求单独占有一定面积的区域,有明确的疆界。社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叫社区的区位体系,也叫生态体系,它包括地势、气候、动植物等。社区边界的划分标准有:
①按照服务中心所能达到的范围来划分社区某个或某群商业、金融和文化服务中心活动所能
达到的地方便是社区的边界。
②以商业种类和商业化程度来划分即经济区,凡在经济上联系紧密的就是一个社区。
③按行政区划分社区在我国,如农村中乡、镇、区、县,城市中的居民区、市等。
(3)一定的行为规范一定数量的人在一定的行为规范制约下,才能统一在一定的地域内共同生活。一个社区特有的行为规范,是社区与社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4)一定的认同感认同感是指个人与他人互动,发生了与群体或社区的联系后,把自己看成其成员并承担义务的情感。
(5)一定的社区组织人们的联系增多后,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协调人们的行为,这就产生了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保证了社区内人们共同生活的秩序,它也是构成社区的要素。
5. 请结合你所感兴趣的任何一个题目,试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和一般研究程序。
【答案】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一一以北京市为例。
(1)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
①直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对社会现象的直接感性的认识。居民生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首先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的感性认识。
②科学的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现实社会的活动,科学的方法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灵魂。社会调查研究所依赖的科学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具体调查研究方法,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程序。在该题目中,收集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资料是通过标准的程序和方法来进行的。
③以认识社会现象的规律为目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现象,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社会。在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现状的描述,来了解哪些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哪些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低,进而从理论对其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对社会政策的制定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2)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选题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题目,是调查研究的起点。在选题阶段,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领域或范围,以确定调查研究属于哪一类社会范畴,然后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或专家咨询等手段确定具体的调查研究题目。在该研究中确定的研究题日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一一以北京市为例
②准备调查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具体想法,制定调杳研究的详细方案。 a. 提出研究假设一般来说,生活与经济条件息息相关,所以假设经济条件高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也高。
b. 操作化定义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参数。
c. 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表格,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 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