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青绿山水色彩语言的演变

关键词:青绿山水,色彩语言,哲学基础

  摘要


                                                 摘  要

  山水画萌芽于魏晋时期,而青绿山水则是山水画最早的呈现形态。这门古老的色彩语言从产生至今,随着时代的交替,演绎着自身不同形式的风格面貌。展子虔的《游春图》以独立完整的形式展现了青绿重彩的山水画面貌。宋代院体青绿山水的盛行将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的发展推向了鼎峰。元人兴水墨,至此青绿山水画在唐宋时期的主导地位由黑白灰色调的水墨画和清新淡雅的浅绛山水所替代,文人将色彩赋予了特别的人文内涵,与心灵上的进退,权力的隐逸相联系,摒弃了唐之前的阳刚美,而选择了深具表意内敛的抒情性表达。

  随后,蓝瑛,董其昌等人的没骨画法以及仇英的“精工之极”又掀起了色彩语言在历史上的一次复兴。近代大师张大千先生更是极大的扩展了色彩语言的表现力,创泼墨泼彩技法,改变了青绿山水画传统意义上的勾勒模式,这是对古老的中国山水画色彩规范的一次激情释放。

  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的形式从大青绿风格到金碧重彩风格到小青绿风格再到现代泼彩语言的形成这个演变过程,充分证明了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具有顽强不息的生命力和代表历史时代精神面貌的特性。在今天,中国画正面临着多元并存的局面,而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正与当代社会蒸蒸日上,雄强博大的精神面貌相契合。这预示了青绿山水将重拾画坛主流地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大放异彩。

  本文将从青绿色彩自身的哲学基础为出发点,探究不同时期画家色彩语言面貌形成的原因,色彩语言所赋予的内涵和特征。分析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发展的现状和对山水画中色彩发展的指向阐述作者自身的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青绿山水,色彩语言,哲学基础,浅绛山水,泼墨泼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