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716中外文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麦列霍夫·葛利高里是苏联小说______中的男主人公。
【答案】《静静的顿河》
【解析】《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它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这10年中的动荡生活,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旋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
2. 创作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的作家是______。
【答案】契诃夫。
【解析】《一个文官的死》是契诃夫于188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小说通过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小人物,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上小人物的奴性心理。
3. 20世纪初美国“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是厄普顿·辛克莱写的《______》。
【答案】屠场
【解析】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有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敢于面对美国的经济繁荣,正视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体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把美国文学推上高峰。厄普顿·辛克莱在1905年发表的《屠场》是“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了肉类加工厂非人的劳动条件。
二、名词解释
4. “教育剧”
【答案】“教育剧”是叙事剧的一种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宣传、鼓动的直接产物,是布莱希特在尝试创立叙事剧初期经常采用的一种体裁。“教育剧”的主题大多表现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它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 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5. 马查多·德·阿西斯
【答案】马查多·德·阿西斯是巴西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被同时代人称为“首屈一指”和“独一无二”的作家。时至今日,巴西文坛几乎一致公认他是有史以来巴西“历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巴西文学界享有独尊的地位。马查多·德·阿西斯的代表作有《金卡斯·博尔巴》、《布拉斯·库
巴斯的死后回忆》和《堂卡斯穆罗》,它们被巴西文学界称为“不朽的三部曲”。
6. 象征主义
【答案】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 , 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称为“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7. “片夫卡式”
【答案】“卡夫卡式”是人们对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作品风格的概括。它如同“莎士
,已成为一个美学概念。在内容和主题上,比亚化”和“席勒式”“卡夫卡式”意指作品大多描写
人的内心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个性丧失、人性异化的主题,展现物化状态下人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无依。在艺术上,“卡夫卡式”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具有象征、悖谬、怪诞、神秘性和多义性的特点。
8. 《云使》
【答案】《云使》是印度古典梵剧诗人迹梨陀婆写的一首抒情长诗。共125节,每节4行,分“前云”和“后云”两部分。诗作中心形象是“云”。它是爱的使者和爱的象征。诗人依靠神奇美妙的想象,在雨云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赋予它以人性和人情,借雨石的缓缓推进,歌颂印度中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爱的思念、焦灼与渴望。这部诗作感情缠绵,想象丰富,比喻优美,韵律和谐,代表了古典梵剧抒情诗的最高成就。自从它问世后,不断出现模仿之作,形成了文学史家统称的“信使诗”的诗体。
9. 新小说
【答案】新小说是20世纪50~60年代盛行于法国文学界的一种小说创作思潮,又称“反小说”。在哲学上,新小说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新小说没有统一的美学纲领,其作家强烈地反对传统,要求全面革新小说艺术; 贬低文学的思想性和倾向性,关切小说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取消人物的中心
,使读者由被地位,颠覆作品结构的完整性与逻辑性,打破语法规则的约束,给文本留下“空缺”
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创造者与参与者。阿兰·罗伯一格里叶、克洛德·西蒙、娜塔丽·萨洛特等为代表作家。
三、简答题
10.为什么说《新爱洛依丝》是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小说?
【答案】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依丝》是卢梭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悲剧的小说。《新爱洛依丝》之所以被誉为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小说,原因在于:
(1)它表达了作家的民主主义思想,成为18世纪启蒙文学的代表
《新爱洛伊丝》的爱情描写有别于以前的爱情小说,这首先是因为它的反封建意义。小说通过朱丽和圣普乐的爱情悲剧,挞伐了封建专制社会和封建婚姻的门第观念,表达了争取自由的强烈愿望。在描写过程中,作家常常借人物来表达自我的各种社会思想。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富有民主精神的一位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民主主义思想的表达,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容量,也加深了小说的批判力度,加强了这部作品在启蒙文学中的代表性。
(2)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包含了卢梭的思想
《新爱洛伊丝》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哲理小说,其中包含了卢梭的主要思想,无论是教育观点、文艺观点、农村经济、社会平等的理性、宗教观点,还是园艺、决斗、自杀,小说都有所触及,甚至进行长篇议论。卢梭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去丰富小说的内容,扩大了小说的容量。小说的中心内容——爱情描写——便获得了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和它对人们精神的危害。
(3)开启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它在描写的内容和方法上,突破了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哲理小说的局限,开启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它不仅以激烈的感情、美丽的大自然作为描写对象,而且还以饱含情感的笔墨,采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子以再现,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文学性上超越了18世纪的启蒙文学,并以其创新性的贡献预示了下一个文学时代的到来。
总之,这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反映了18世纪启蒙文学要求自由的呼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社会习气,并在内容和风格上率先表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1.《萌芽》是怎样表现罢工斗争的?
【答案】《萌芽》是《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小说,内容是描写煤矿工人为了反抗资本家的剥削而进行的斗争。它是一部在艺术上有着很高成就的作品,作者对工人生活条件、井下劳动和罢工斗争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他把粗犷和细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其突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对工人罢工斗争的描写,具体表现为:
(1)第一次在文学上生动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小说生动地再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它以煤矿工人作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组织的罢工。通过展现工人们恶劣的工作条件和非人的生活环境,小说揭示了罢工的经济、政治原因,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2)第一次正面描写了工人的集体罢工小说描写了2500名矿工在普鲁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在国际工人联合会领导和支持下自觉组织起来,进行罢工。他们破坏矿场、包围煤矿公司,同政府派来镇压的军警展开浴血奋战,虽然最后难逃失败的结局,但工人的觉悟和能力在斗争中都得提高,在先进思想的武装下他们对未来充满坚定信念,以自己的斗争唤起了全法国的工人。
(3)展现了工人阶级的集体力量,小说赞美了工人团结一致、英勇搏斗的精神。煤矿工人和家属们团结一致,跟资本家、公贼和军警作斗争,并联合其它矿山的工人,共同组织罢工。在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