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跨文化交际学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跨文化交际学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跨文化交际学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4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跨文化交际学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6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人类不能没有传播?

【答案】人类不能没有传播的原因主要有:

(1)传播与人类的历史同样长。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传播。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相互交流,就需要传播。没有传播,也就没有人类。传播是对于人的社会性的确定。

(2)事实上,不仅是人类传播,动物之间也传播,只是手段方式不同。尽管传播的历史很长,但是,传播学的历史却很短。

(3)学者们一般认为,传播学大致形成于30~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的奠基者有着十分不同的学术背景,有的是政治学家,有的是心理学家,有的是社会学家。正是由于学者们的不同学术背景和观点,因此,他们对于传播的界定也就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2. 为什么在汉语的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

【答案】在汉语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的原因有:

(1)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在汉语中,见面语多是与当时情景相关的提问,这一习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并对当下有显著影响。在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强调合作性、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形成宗法为基础的社会,重亲缘关系,自己的邻里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关系,朋友间也往往接近于亲属关系,所以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对隐私的价值观不强,所以,在见面打招呼时,往往直接联系当时情景,以示关心,而没有探听他人隐私的考虑。

(2)表示关心。在打招呼时常常问对方在干什么,例如:“上学去?”“回家了?”“做饭呢?”。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语拉近双方关系,对对方表示关心,也是一种礼貌,认为越与交际有关,越亲近。

(3)这种问候方式也因人而异,同时随社会发展变化。对待熟人常采取这种方式。对待陌生人往往点到为止,不会用这一的见面语。文化程度高的人,注重对自己的保护,也较少采用这种方式,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往往用这种方式。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保护,这种方式也在很多情况下被其他方式取代。

3. 请你举3个例子说明文化对于汉语的影响。

【答案】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在我国个别地区的亲属称谓中,只有男性称谓,没有女性称谓,爸爸是爸, 妈妈也是爸,分别男女的办法只是在前面加“大”或“细”,爸爸是大爸,妈妈是细爸。哥哥叫哥哥,姐姐也叫哥哥,

弟弟称老弟,妹妹也称老弟。叔叔是细爷,阿姨也是细爷。这种女性称谓用男性代替的例子,除湖南岳阳临湘一带,其他地方也存在。这可能是古代父系社会的残余影响。

云南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的纳西族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这个地区纳西族的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他们实行一种称作阿注婚姻的对偶婚姻制。其特点是男女相识,彼此有意,互赠礼品就结成阿注关系。与这种婚姻制度相适应的有一些奇特的称谓。母亲的阿注、自己的生父和舅舅用一个词表示,母亲和母亲的直系、旁系的姐妹也只用一个词表示,同样,自己的几子和兄弟的所有儿子在称谓上没有区别。这种称谓方法反映永宁纳西族母系社会的性质。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崇尚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也大量反映在汉语词语中。汉语中有许多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词构成的成语,如:山高水长,同床异梦,水深火热,小题大作,男盗女娼,花天酒地,因祸得福,眼高手低,无中生有,得不偿失,公而忘私,新陈代谢,悲喜交集,赏罚分明,权衡利弊,明辨是非,无足轻重,人心向背,自相矛盾等。

4. 许烺光认为,美国社会以横的夫妻关系为主轴,中国社会以纵的父子关系为主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1)不同意,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父子关系为主轴向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变化之中。

(2)原因: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唯一的生产资料,由于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因此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男性家长手中。在家庭中,妻子依赖丈夫,子女依赖父亲。同时,男性嫡子往往是家庭财产继承人,父子关系成为维系家族稳定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就业机会增加,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女性也成为家庭财富的创造者,经济独立,家庭地位大大提高,男女关系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关系。由此也导致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模式的改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正处于两种社会关系模式的过渡地带。

一、简答题

1. 请用英语释义的词典查以下几个词并说明它们有什么区别:

generalization ; categorization ; stereotype

【答案】(1)generalization :n. 概括;普遍化;一般化;

(2)categorization :n. 分类;分门别类;编目方法;

(3)stereotype :

①vt. 使用铅版;套用老套,使一成不变;

②n. 刻板印象,陈腔滥调,老套;铅版。

2. 你能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Storti 的模式吗?

【答案】Craig Storti 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1)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2)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引起文化冲突;(3)感到愤怒、恐惧;(4)决定退缩回去。

3. 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没有大家一致接受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答案】由于人们的学术背景不同,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采取的理论与方法有所不同:

(1)人类学家一般采取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的方法,他们收集的材料往往生动而丰富。

(2)心理学家的文章中通常有精确的数据和严密的分析,因此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3)语言学家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说明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一般都很具体。

(4)传播学家重视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探讨最多。

(5)不少学者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时交叉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就跨文化交际学整个领域而论,早期似乎是人类学的影响最大,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人类学得益最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的影响次之。

4. 在语篇结构方面除了本章所讲的以外你认为英美人与中国人之间还有什么差异?

【答案】(1)思维模式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从整体到部分,强调整体定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但英美人则倾向分析思维,从部分到整体,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认识一般从部分开始,从经验入手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带来语言上的遣词造句、语篇布局的大不相同。

(2)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不同

衔接中形合与意合。就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而言,英语与汉语所用的方法与手段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