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5岁,一周前因受凉而低热,流涕,自服“感冒通”后出现腹痛、腹泻及便血,次日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出现散在性紫癜。Hb120g/L,WBC12×109/L,中性粒细胞0.8,PLT160×109/L,尿蛋白(+),红细胞10-20/HP,白细胞5-10/HP,颗粒管型1-2/HP,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细菌性痢疾。 泌尿系结石。 急性肾小球肾炎。 过敏性紫癜。 药物疹。
男,19岁,突发下肢紫癜,隆起于皮肤表面,对称。化验:WBC12×109/L,Hb120g/L,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时间正常,PLT200×10/L,束臂试验阳性,诊断应该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血管性血友病。
男性,18岁。全腹痛2天,解黑便1次,次日双下肢伸面出现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略高出皮面,轻度瘙痒感。化验:Hb130g/L,WBC9.8×109/L,PLT108×109/L,1周后尿液检查:蛋白尿(++),尿RBC5-10/HP。最可能诊断是() 过敏性紫癜。 单纯性紫癜。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消化性溃疡。 血小板无力症。
有关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的是() 主要见于男性。 发病年龄多大于60岁。 青年女性易发病。 多有淋巴细胞增多。 常于发病后4周自行缓解。
女性,25岁。全身皮肤瘀点、瘀斑2个月,本次月经持续10天未净来诊,妇科检查无异常。化验:Hb90g/L,WBC6.5×109/L,PLT32×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218个/全片,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给予皮质激素治疗,最可能的预后是() 大多数患者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90%以上患者可以治愈。 半数患者死于颅内出血。 常合并严重贫血。 激素治疗无效者预后极差。
女性,32岁。2年来下肢反复出现瘀点,间有鼻出血与牙龈出血来门诊检查。体检:下肢散在紫癜和瘀斑,肝脾不肿大。化验:Hb110g/L,WBC5.1×109/L,PLT35×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296个/全片,其中颗粒型占90%。血小板减少发生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