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8岁。全腹痛2天,解黑便1次,次日双下肢伸面出现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略高出皮面,轻度瘙痒感。化验:Hb130g/L,WBC9.8×109/L,PLT108×109/L,1周后尿液检查:蛋白尿(++),尿RBC5-10/HP。最可能诊断是() 过敏性紫癜。 单纯性紫癜。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消化性溃疡。 血小板无力症。
女性,30岁。确诊溃疡病10年,近3年来反复黑便8次,近1月来下肢反复出现紫癜及瘀斑,间有柏油样大便2次。经骨髓检查及PAIgG测定,确诊为ITP。此例首选治疗是()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脾切除治疗。 免疫抑制剂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 皮质激素加H2受体拮抗剂。
女性,32岁。2年来下肢反复出现瘀点,间有鼻出血与牙龈出血来门诊检查。体检:下肢散在紫癜和瘀斑,肝脾不肿大。化验:Hb110g/L,WBC5.1×109/L,PLT35×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296个/全片,其中颗粒型占90%。血小板减少发生机制是() 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消耗过多。 血小板释放减少。 血小板破坏过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血小板寿命缩短。 血小板减少。 APTT延长。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并成熟障碍。 牌不大或轻度肿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出现的改变是() BT延长。 CT延长。 PT延长。 APIT延长。 FDP增高。
有关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