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病(医学高级)题库>血液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18岁。全腹痛2天,解黑便1次,次日双下肢伸面出现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略高出皮面,轻度瘙痒感。化验:Hb130g/L,WBC9.8×109/L,PLT108×109/L,1周后尿液检查:蛋白尿(++),尿RBC5-10/HP。最可能诊断是()

A . 过敏性紫癜
B . 单纯性紫癜
C .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D . 消化性溃疡
E . 血小板无力症

男性,21岁。头晕、乏力1年余,经检查确诊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继发性再障最常见病因是() 电离辐射。 氯霉素。 抗肿瘤药物。 病毒感染。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关于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用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6-20倍。 与用药剂量和疗程无关。 多数是不可逆的,即使停止用药,再生障碍性贫血仍继续发展。 可影响骨髓细胞成熟和抑制幼稚细胞增殖。 可能阻滞mRNA的功能。 患者,男,15岁,一周前因受凉而低热,流涕,自服“感冒通”后出现腹痛、腹泻及便血,次日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出现散在性紫癜。Hb120g/L,WBC12×109/L,中性粒细胞0.8,PLT160×109/L,尿蛋白(+),红细胞10-20/HP,白细胞5-10/HP,颗粒管型1-2/HP,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细菌性痢疾。 泌尿系结石。 急性肾小球肾炎。 过敏性紫癜。 药物疹。 女性,32岁。2年来下肢反复出现瘀点,间有鼻出血与牙龈出血来门诊检查。体检:下肢散在紫癜和瘀斑,肝脾不肿大。化验:Hb110g/L,WBC5.1×109/L,PLT35×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296个/全片,其中颗粒型占90%。血小板减少发生机制是() 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消耗过多。 血小板释放减少。 血小板破坏过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 女性,24岁。月经量增多2年,牙龈出血,口腔血疱,皮肤瘀点2周住院。化验:Hb90g/L,PLT20×109/L,PAIgG阳性,骨髓巨核细胞89个,伴成熟障碍,诊断为ITP。关于该患者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患者血浆输给正常人,受血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患者血小板输给正常人,受血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患者循环中血小板寿命缩短。 患者血清中有血小板抗体。 妊娠期患此病,婴儿死亡率增加。 男性,18岁。全腹痛2天,解黑便1次,次日双下肢伸面出现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略高出皮面,轻度瘙痒感。化验:Hb130g/L,WBC9.8×109/L,PLT108×109/L,1周后尿液检查:蛋白尿(++),尿RBC5-10/HP。最可能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