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8岁。共晕、乏力、间歇性齿龈出血、皮肤瘀斑2年余,1年前曾做骨穿检查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象检查,哪项不符合该病的表现()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降低。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降低。 MCV、MCH、MCHC在正常范围内。 血片中偶见幼红、幼粒细胞。 血小板严重减少,形态正常。
男性,16岁。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半年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下肢散在瘀点,舌尖有血疱。化验:RBC1.6×109/L,Hb50g/L,WBC2.5×109/L,PLT21×109/L,骨髓检查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可能出现。()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降低。 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 血清铁蛋白增加。 出血时间延长。 血块退缩不佳。
男性,21岁。头晕、乏力1年余,经检查确诊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继发性再障最常见病因是() 电离辐射。 氯霉素。 抗肿瘤药物。 病毒感染。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男性,18岁。全腹痛2天,解黑便1次,次日双下肢伸面出现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略高出皮面,轻度瘙痒感。化验:Hb130g/L,WBC9.8×109/L,PLT108×109/L,1周后尿液检查:蛋白尿(++),尿RBC5-10/HP。最可能诊断是() 过敏性紫癜。 单纯性紫癜。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消化性溃疡。 血小板无力症。
女性,30岁。确诊溃疡病10年,近3年来反复黑便8次,近1月来下肢反复出现紫癜及瘀斑,间有柏油样大便2次。经骨髓检查及PAIgG测定,确诊为ITP。此例首选治疗是()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脾切除治疗。 免疫抑制剂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 皮质激素加H2受体拮抗剂。
患者,男,15岁,一周前因受凉而低热,流涕,自服“感冒通”后出现腹痛、腹泻及便血,次日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出现散在性紫癜。Hb120g/L,WBC12×109/L,中性粒细胞0.8,PLT160×109/L,尿蛋白(+),红细胞10-20/HP,白细胞5-10/HP,颗粒管型1-2/HP,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