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公司财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司重组

【答案】公司重组是指公司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对公司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的活动。公司重组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属于战略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具体的经营层面的问题。公司重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司重组包括扩张重组、收缩重组和破产重组三种类型;狭义的公司重组仅仅包括收缩重组。

二、简答题

2. 某公司考虑向公司股东配股5000万元,承销商同意以余额包销的方式代为发行,承销费为200万元。问:

(1)如果该公司同意承销商的条件,相当于该公司买入了一种什么期权?

(2)有什么因素决定上述期权的价值?

(3)用什么方法估算承销商的出价是否合理?

【答案】(1)如果该公司同意承销商的条件,则相当于公司买入了认股权证。

(2)认股权证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两部分。内在价值又称认股权证的底价,在不考虑稀释效应的情况下,认股权证的底价由下面的公式决定:

K 为认股权证认购公司普通股为认股权证的内在价值;为普通股股票当前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认购价格(执行价格);q 为每个认股权证可认购的普通股股票数量。所以,影响其价值的因素有:可认购的数量,标的物的市场价格和认购价格。

3. 筹资决策和资本预算决策有什么差异?

【答案】资本预算决策与筹资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大基本决策,由于这两类决策的性质不同、面对的市场条件不同,因此,这两类决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特性:

(1)资本预算决策与筹资决策的目的不同。资本预算决策决定着企业创造收益的能力的大小,从而决定着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高低。因此,资本预算决策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筹资决策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得资本预算项目所需的资金以及这些资金的成本的高低,其主要目的是建立起合适的资本结构,以便能够以合理的成本为企业投资需求及其他必要的资金需求筹得足够的资金。

(2)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的市场条件不同。资本市场是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众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自己的投资在同样的风险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而每一个筹资者也都希望能以合理的成本筹得所需的资金。由于资金供需双方的人数

都很多,这使得任何一方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形成有效的垄断,因此资本市场是一个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得各类资本形成了各自的价格,这些价格是在市场上公开表现出来的,投资者和筹资者都可以了解得到。因此,在资本市场上,筹资者通常只能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按照市场上形成的资金成本筹得所需的资金,既难以人为地降低资本成本,同时也不容易犯筹资成本过高的错误。在投资方面,由于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上都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进入障碍和垄断优势,因此,有眼光、有实力的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在一定时期内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垄断优势,获取超额利润,而如果投资者选错了投资方向,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3)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的选择余地不同。企业的筹资渠道和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种类繁多,而且不断有新的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相比之下,受自身能力和经营范围的约束,企业在投资方面的选择不如筹资方面的选择丰富和广泛。

(4)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的变更成本不同。投资决策一经做出并付诸实行,通常很难变更,如果勉强变更,其代价也较为高昂。相比之下,筹资决策的变更要容易得多。如果企业认为资本结构中权益性资本的比例太高,它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收回股票的方法减少权益性资本,増加债务性资本;如果企业认为资本结构中债务性资本的比例太高,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存在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改变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

4. 简述可转换债券筹资的利弊。

【答案】可转换债券是指根据债券合同规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事先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转换为一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的公司债券,兼具债权和期权的特征。债券持有者可以在条件有利的时候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股票,而在条件不利时则不进行转换。

(1)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点:

①可降低筹资成本。

②便于筹集资金。

③公司可获得转换溢价。

④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和减少对每股收益的稀释。

⑤提高公司声誉,扩大股东基础,增加长期资金来源。

(2)可转换债券筹资的缺点:

①实际筹资成本较高。

②增加了财务风险。

③债券低利率的期限不长

5. 什么是贡献毛益?它在本量利分析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贡献毛益是本量利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概念,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超过其变动成本的部分,即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总额

贡献毛益是售出产品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对企业利润所作的贡献,它首先用于弥补企业的固

定成本。如果还有剩余,则成为利润;如果不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则发生亏损。以贡献毛益方程为基础绘制本量利图,这种图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显示出贡献毛益的数值。企业的销售收入随销售量正比例增长。这些销售收入首先用于弥补产品自身的变动成本,剩余的是贡献毛益,即销售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之间的区域。贡献毛益随销售量增加而扩大,当其达到固定成本值时,企业处于盈亏临界状态,当贡献毛益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

6. 净现值指标与内部报酬率指标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案】净现值指标和内部报酬率指标所用的公式其实是同一个,所不同的是,净现值是用投资者要求的必要回报率作为贴现率,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求出项目的净现值。而内部报酬率是给定项目的净现值为0, 求出的贴现率,这个贴现率就是内部报酬率。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净现值指标与内部报酬率指标结论有可能不一致,产生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两种决策方法对投资再收益率的假设不同。净现值指标假设各期投资的现金收益可以按照必要报酬率进行再投资(即按照资本成本进行再投资),内部报酬率指标则要求各期投资的现金收益要能够按照投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进行再投资。这两种假设相比,净现值指标的假设更为合理一些。这是因为:第一,未来投资项目的收益可能根本达不到目前投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水平,即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找不到与现有投资项目同样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但只要未来投资项目的收益水平大于必要报酬率,那些项目仍然是有利可图的,是可以考虑进行投资的。第二,如果未来可以找到收益水平相当于甚至高于目前投资项目内部报酬率水平的投资项目,则这种高收益项目按照必要报酬率去衡量,理所当然地会被接受,因而没有必要将未来的投资决策与目前的内部报酬率水平相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内部报酬率指标也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且是一种常用的投资决策指标。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这一指标可能会给出错误的选择,而净现值指标却总是能给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同样是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在无资本限量约束的情况下,净现值指标要优于内部报酬率指标,是一个比较好的决策指标。

7. 什么是利率的期限结构?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本质?

【答案】债券的期限不同,其利率通常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短期债券的利率小于长期债券的利率,即一年期债券的利率小于两年期债券的利率,两年期债券的利率又小于三年期债券的利率。长短期债券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期限结构对企业债务融资和投资者进行债券投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筹资者来说,要根据对未来利率期限结构变化的预期,决定是借入短期债务还是长期债务。对投资者来说,则要根据对利率期限结构变化的预期决定是进行短期债券投资还是进行长期债券投资。

三、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