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宁夏草原蝗虫群落特征及数学模型的研究

关键词:无

  摘要

本文对宁夏草原蝗虫群落特征及其测度模型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多国内外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以及昆虫群落生态学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根据宁夏草地的实际情况和蝗虫的发生、着重围绕7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1、蝗虫群落结构对环境的适应特征。主要研究了宁夏蝗虫群落结构组成、生态分布、生态种组的划分垂直分布,;2、蝗虫群落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着重研究了种----面积关系、种间关系以及群落空间分布性,提出了中间分布混合度指数公式和群落“主导分布型”的性概念,在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与荒漠草原大面积蝗虫调查需要的二项式的抽样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和最有抽样数,并对其精确度进行了检验;3、蝗虫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的数学分析。在对不同的类型草地中的植被和蝗虫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等进行系统调查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通径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双重筛选法以及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对蝗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草原沙化过程中这一关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蝗虫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4、种群地委及时、空间性变化的数量分析。在对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动态变化比较后,以种群生物量作为种群数量指标。对荒漠草原蝗虫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群落种不同种群的地位及序列演替进行了研究;5、种内和种间竞争力的评估。以人工笼单种,混合种饲养,以死亡率、繁殖力和取食量的变化为指标,对三重典型荒漠草原蝗虫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力进行了评估,为揭示取食性昆虫种间竞争机制提供了依据;6、生态位研究。以系统调查和显微镜嗉嚷物分析,用常规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置重叠及分化等指数,对12种蝗虫时间、空间及营养资源的利用特征进行了分析。以Shannon and Wienner信息多样性指数为基础,提出了种间食物竞争力评估模型,对12种蝗虫中间的食物竞争作用进行了评价和讨论;7、蝗虫经济生态学研究,首先探讨了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组成和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又根据蝗虫对不同植物的取食频率、植物价值系数、种群生物量(或种群密度),提出了蝗虫取食等量损失指数和经济阈值的计算模型,最后对三种不同草场蝗虫的发生及危害进行了评估。文章最后,作者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摘要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