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

【答案】艮岳是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之一,属于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1127年金人攻陷汁京后被拆毁。它的规模并不算太大,但在造园艺术方面的成就却远迈前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艮岳造园艺术的成就,从总体到局部,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筑山:天然山岳典型化的概括。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其西的万松岭为侧岭,其东南的芙蓉城则是延绵的余脉。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着水体与万岁山遥相呼应。这是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所谓“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

(2)置石:出现特置石。石峰,尤其是太湖石峰的特置手法,在宋代园苑里面已普遍运用,这种情况多见于宋画中。《历代宅京记》记大内后苑的前殿仁智殿的庭院中列二巨石,“高二丈,广半之”,东边的赐名“昭庆神运万岁峰”,西边的赐名“独秀太平岩”,皆由宋徽宗御书刻石填金字。而艮岳则无论石的特置或者叠石为山,其规模均为当时之最大者而且反映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3)理水:有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浴、溪、涧、瀑、潭等的缩影。系与山系配合而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这种态势是大自然界山水成景的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也符合于堪舆学说的上好风水条件。后世画论所谓“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的画理,在艮岳的山水关系的处理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反映。

(4)植物配置:植物品种多且配置方式有孤植丛植混交及片植等力一式。园内植物己知的共数}一个品种,包括乔木、灌木、果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草本花卉、木本花卉以及农作物等,其中不少是从南方的江、浙、荆、楚、湘、粤引种驯化的。

(5)建筑:建筑40余处,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的布局除少数满足特殊的功能要求,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和“观景”的作用。艮岳称得起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把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的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

2.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比较。

【答案】(1)功能与面积

①皇家园林主要修建在京城周围,其目的是供帝王及皇宫贵族休息、娱乐或进行其他各种活

动。皇家园林的规模一般都很大,园内设有用于听政的离宫及其他各种设施。

②私家园林多是第宅的扩大与延伸,是官僚地主和富商为满足生活享乐而建造的,面积一般都不大。

(2)建筑风格

①皇家园林内建筑风格相较于宫殿建筑小巧,但与私家园林相比,则是堂皇而壮丽的。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园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

②私家园林内的建筑体量小,其基本风格是活泼、玲珑、通透、典雅,建筑以厅堂为主。

(3)园林造景

①皇家园林景区范围大,景观丰富。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所以更重视选址,造园手法近于写实。皇家园林规模大,所以花木配置相对而言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

②私家园林因规模和选址等条件的限制,多采用以山石造山的手法来追求山水意境; 还擅用邻借、远借园外景物来弥补园中不足。因其规模较小所以花木布置以单株欣赏为主。

3. 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答案】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园林布局

①主题多样。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景区,每区各有主题,形成多样主题景观。

②隔而不塞。各景区之间虽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问流通形成丰富的层次和幽深的境界。 ③欲扬先抑。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少衬多的手法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④曲折萦回。观赏路线从曲折中求得意境深远的效果。各园都采用沿周边布置主游线的办法,以发挥小园空间的最大观赏效果。

⑤尺度得当。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造型空透、轻盈,亭榭小巧,厅堂空灵,花木以单株欣赏为主,讲求杆、枝、叶、花、果都有可观。

⑥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

⑦远借邻借。借园外景物补园中不足,扩大空间与景域。

(2)水面处理

①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池的平面以不规则状为佳,可与整体布局相协调。水面分隔多采用桥、廊、岛。这些都是小园设计中扩大空间感的巧妙手法。

②小池则宜用浅岸。池岸可曲可直,宜于曲直相济。桥宜架于池一侧或一隅,使水面划分有主有从。桥的高度更应与池面相称,曲桥低栏是最适合的办法。

(3)叠山置石

①可看、可游、可居。假山的高度和体量都和观赏距离有关。假山上须设山径供盘旋游览。其中山洞、石室可设石桌、石凳供休息、对弈,是为“可居”。

②塑造氏壑。要用有限的基地和石料,塑造出一个峰峦起伏、洞壑开合、虚实相抱、意境丰富的整体需要有山水空间的构想与组合能力,也需要对假山结构的成熟思考。

③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要参考真山的地质构造,用小料拼成较大的体块,形成石壁、

峰峦、洞穴等景象。参考国画的毅法对叠石也是很有帮助的。

④用石得当。用石必先选石,好石料用于看面,丑石料用于背面或下面。总而言之,造假山必须像真山,否则就是失败。

(4)建筑营造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建筑物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山池是园景的骨干,而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通常是在建筑物内; 同时,建筑又与山、池、花木共同构成园景。所以,建筑物既可作为观察对象,又可作为风景观赏点。

(5)花木种植私家园林一般种植花木以单株为主。园林中以老树为难得,略有几株,能使园林显得苍古深郁。

4.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中用于分割与联系园林空间的常用造景手法。

【答案】(1)分景:指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将大面积的园林空间划分成若干小面积的局部空间所形成的景观。分景是细化古典园林空间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一般对于大型公园或大型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依据园林功能分区和使用目的的要求,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的景区空间,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景观境界,各具特色的分景可使整体古典园林空间设计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园林分景的设计:对于大型公园或城市绿地,应依据园林设计功能分区要求专门设置不同的园景区域:如中心广场区、喷泉广场区、儿童游戏区、水景区、垂钓区、大型草坪、花坛区、种植区、观赏区、体闲购物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要。对于不同古典园林区域的位置选择,要注意将安静休闲区、垂钓区等与儿童游戏区、购物区分开设置,动静分离,以免相互干扰。对于每处园景区域,要做到区域的功能特征突出,使用合理,景色丰富多彩,达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要求。

(2)隔景:在古典园林设计中,落实分景所采用的不同手法和各种材料所形成的景观,称为隔景。作为隔景,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实隔、虚隔及虚实相结合的分隔手法。

①实隔:常采用实墙、山石、建筑、密林等力一式分隔空间,使游人的视线在一个空间看不到另一个空间的古典园林景观。避免相邻景区人群干扰和声音千扰。

②虚隔:常采用水面、小桥、堤、岛、植物、道路等方式,使游人的视线通过遮挡还是能从一个空间看到另一个古典园林空间的景观,虚隔的方式丰富景观的层次,使得景致更深远、丰富,具有观赏性。

5. 按照园林的平面布置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并各举三个例子。

【答案】按照园林的平面布置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类型,其特点如下:

(1)规则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规则式园林的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都要求整齐对称、呈几何形状。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南京中山陵园林、北京天坛公园等。

(2)自然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自然式园林效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