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货币银行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国债券
【答案】外国债券指外国人在本国发行的本币债券,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它与欧洲债券不同,所获资金均为发行地所在国货币,而后者筹得的都是非发行地当地货币。在国际间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联系合作不断加强的今天,外国债券规模不断扩大,便利了跨国公司在外筹资,获得外汇的需要。通常国外在日本发行的证券称为武士证券,美国的称为扬基证券,英国的称为猛犬证券。
2. 结构型通货膨胀
【答案】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供求关系失调,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其表现是:一些经济部门因供不应求而出现物价上涨,另一些部门商品供过于求,但受成本和价格刚性的影响,其价格未有明显回落,从而导致总体价格水平上涨趋势。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①部门差异通货膨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一个以不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核心的结构型通货膨胀模型;②资源供求失衡型通货膨胀。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③传递型通货膨胀,由挪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瑞典经济学家埃德格兰等人提出。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票据的背书?
【答案】商业票据的持票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形式的行为就是票据的转让。票据的转让是通过对票据的‘‘背书”来实现的。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在粘附在票据背面的单据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本票、支票和汇票都可以通过背书而转让。
背书人是票据权利的出让人,被背书人是票据的受让人。在背书是,背书人必须记载被背书人或收款人的名称,并签章和记载背书日期。背书应当连续,即票据转让中背书人和被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必须依次前后衔接。
背书人记载了“不得转让”或“委托收款”字样的、将票据所载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给别人、或将一份票据同时转让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背书人时,都是无效的。
背书的效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票据权利的转移效力,背书生效后被背书人从背书人手中取得并享有票据权利;二是权利证明效力,持票人只要持有背书连续的票据,法律上就推定他为合法的票据权利人,它可以不必证明取得票据的原因,持票人仅凭背书连续就可以行使票据权利;三是权力担保效力,背书生效后,背书人即成为票据上的债务人,必须承担连带的担保承兑和付款责任。
4. 为什么说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答案】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因为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源。所谓“通货膨胀税”,是指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增加的收入,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当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赤字融资时,实际上就是凭空发行钞票来支付政府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这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公众原有的货币贬值,公众因此而损失的购买力即为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
5. 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
【答案】(1)宏观紧缩一一传统的政策调节手段
为了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许多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手段是宏观紧缩政策。宏观紧缩政策的基本内容由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构成。
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银行业中的行业用语中叫抽紧银根或紧缩银根。货币当局可能采取的紧缩手段有: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以相应地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②提高再贴现率,用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存在直接控制市场利率体制的国家,也有的直接提高利率,以紧缩信贷;③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用以缩小货币扩张乘数。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外,也有不少国家将紧缩性的收入政策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收入紧缩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所谓“指导线”,就是政府当局在一定年份内允许货币总收入增长的目标数值线,并据此相应地采取控制每个部门工资增长率的措施。
②管制或冻结工资。这是一种强行将职工工资总额或增长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的措施。
③运用税收手段。即通过对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办法来抑制收入增长速度。
(2)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手段有价格政策、增加有效供给政策等。
在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垄断高价常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是不少发达工业国家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些国家采取所谓的“供给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以刺激投资,刺激产出。
(3)收入指数化
在存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成长,许多国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对付物价的持续上涨。其中,指数化方案占了一席之地。所谓指数化方案,它的通常含义是指收入指数化。收入指数化是按物价变动情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指数化的范围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实施的办法是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物价指数对各种收入进行调整。这种指数化措施主要有两个功效:一是能借此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所获得的收益,杜绝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二是可以借此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克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分配不公。借此还可以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微观主体行为,避免出现抢购商品、
储物保值等使通货膨胀加剧的行为。
在世界性通货膨胀没有得到抑制之前,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寻求与通货膨胀适应或共处的手段。收入指数化,是可用的办法之一。
三、论述题
6. 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在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
(1)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积累资金。利息是使用资金的报酬,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②调整信贷规模。当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上升时,有利于缩小信贷规模;反之,当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下降时,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
③调节国民经济结构。通过利率的高低差别与升降,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④合理分配资源。利息作为使用资金的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效应使资源在经济各部门间得到合理配置。一定的利率水平,总是促使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改善了资源配置。
⑤抑制通货膨胀。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可以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使社会需求趋于稳定,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⑥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发生严重逆差时,可以调高本国的利率水平,从而减少资金外流,吸引资金内流,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2)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的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
①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利息是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是利润的抵减因素,为了自身利益,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减少利息的支出。
②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与利率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
③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现实生活中,租金的度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常是参照利率来确定的。
7. 货币供应量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请结合我国的实际给予分析。
【答案】(1)外生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并非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可以为政府控制,被用来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因而又称政策性变量。与之相对应的是内生变量,它由经济体系内部的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是计量经济学中的典型用语。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控影响经济进程。
对于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西方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解。
①货币主义者主张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性(exogenous ), 是由政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