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38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答案】拉赫玛尼诺夫为钢琴独奏和交响乐队写作的大型变奏曲,主题来自意大利,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独奏《随想曲》第24首,拉赫玛尼诺夫将它发展为主题和24个变奏,并结合中世纪的继叙咏《愤怒的日子》音调进行炫技装饰和发展,24个变奏可分为三组,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

2. C.P.E. 巴赫

【答案】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羽管键琴家,J.S. 巴赫的次子。主要创作交响曲和键盘作

,他的作品精致洗练、趣味高雅,品,奏鸣曲有200多首,如《普鲁士奏鸣曲》、《沃尔滕堡奏鸣曲》

脱离了纯对位写作的旧有风格,发展了主调音乐的新风格,乐章间的调性对比和形象对比处理日趋成熟,并发展了奏鸣曲的戏剧性因素,是古典钢琴奏鸣曲的重要奠基者。

3. 颂歌

【答案】颂歌是为重大仪式写作的诗歌,以华美的合唱形式演唱,格律较为自由,唱时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分为太阳神颂歌和酒神颂歌两种,前者用于赞美太阳神,用基萨拉琴伴奏,后者是在酒神节上演唱的狂野的歌舞,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是悲剧的前身。创作合唱颂歌的诗人有阿尔克曼和品达罗斯。

4. 拼贴音乐

【答案】拼贴(collage )一词来自视觉艺术领域,其本意是指把不同的材料物,如报纸、布块、牛皮纸等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件艺术品。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艺术形式被引入到音乐领域中,即把完全不同的作曲家、流派和风格等音乐粘合在一起,使其作品中引用的材料的时空跨度和对比度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将格里高利圣咏、巴赫的赋格和当代爵士等音乐拼贴在一起,就是拼贴音乐。这种音乐通过解构和重组对传统音乐进行新的解释,建立起新的意义。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美国音乐家克拉姆的《远古童声》和《四个月亮之夜》,德国音乐家齐默尔曼的歌剧《士兵们》,俄罗斯音乐家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第三弦乐四重奏》等。

5. 英国牧歌

1560年意大利牧歌开始在英国流传,【答案】英国牧歌是在意大利牧歌的形式上发展而来的,

1588年由尼古拉斯·杨(Nicholas Yange)翻译成英文的《阿尔卑斯山南的音乐》(Musica Transalpina)歌集的出版,促进了英国牧歌的发展,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牧歌开始盛行。与意大利牧歌相比,英国牧歌大概只发展到第二阶段,重要的代表作曲家是托马斯·莫利(Thomas Money)。英国牧歌大体上与当时的教会音乐没有什么差别。它风格上属于对位风格,声部从二声部到六声部不等,以五声部为主; 内容上多为田园性或抒情性的诗,常常具有幻想性质,用英文作歌词; 音乐上,音符总是尽可能地与文字意思相符合,和弦式的段落与对位式的段落交替出现,节奏性强,常变换拍子。

6. 夜曲

【答案】具有打情气质的钢琴曲,旋律宽广婉转、优美如歌,创始人为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他作有20首夜曲。浪漫主义钢琴夜曲在肖邦手中发展到顶峰,他扩大了夜曲的规模,使之能够表现更加深邃的内容,情感表现也从单一的“夜间抒情曲”发展到戏剧性与思想性兼有。

7. 舒曼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写作大量钢琴小品套曲,如《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等,都带有主观幻想因素; 艺术歌曲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与作曲家的生活感受有关。还写有4部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等。

8. 科雷利

【答案】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学于博洛尼亚,后半生服务于罗马的红衣主教。他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和近代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奠基人,创作虽不多,共72部作品,但他的三重奏鸣曲和大协奏曲,为巴赫和亨德尔等人的奏鸣曲和协奏曲创作打下重要基础。

二、简答题

9. 反宗教改革对音乐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反宗教改革对天主教音乐的影响有:

(1)迫于天主教内部的改革呼声和新教产生的压力,天主教自身也开始了一场改革运动,被称为“反宗教改革运动”。针对新教的改革,罗马天主教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从1545~1563年陆续开了十八年之久的宗教会议,俗称“特兰托会议”。

(2)针对各国改革的浪潮,特兰托会议在谈及音乐时,提出了两个针对性方案:一是世俗因素的渗入败坏了教义的纯洁性,宗教音乐要排除不虔诚的宗教内容; 二是复杂的复调音乐使歌词含棍不清,因此会议反对圣咏复调中无节制的花唱,提倡单声的格里高利圣咏; 这个决议促成了罗马乐派的形成,以帕勒斯特里那为代表的音乐家们用严肃清晰的复调圣咏作品,平息了教会的复调圣咏之争,也使复调圣咏在教仪中得以继续存在和稳步发

10.德国的恋诗歌手和名歌手。

【答案】(1)恋诗歌手:

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在德国出现一种被称为“恋歌”(minnesang )的方言抒情歌曲,唱这类歌曲的歌手即“恋诗歌手”(minnesinger )。他们之中有很多是贵族骑士,以演唱爱情歌曲为主,而且常常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乐曲多为一拍子或四拍子,采用爱奥尼亚调式、分节歌形式,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称为“巴体歌曲”(barform )的分节歌,其旋律发展的基本结构

,即前两句歌词用同一个旋律(aa ),新的旋律(b )配上新的歌词,类似于副歌。 为(aab )

(2)名歌手:

名歌手是15~16世纪在恋诗歌手之后出现的,随着骑士阶层的衰落、市民阶层的崛起而产生,并且逐渐替代了恋诗歌手。名歌手大多是中产阶级或具备某种手艺的诗人,他们不到处游荡,而是隶属于有组织的行会,每个人在行会中的地位通过各种歌唱比赛,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来评定,从最低到最高分别为艺徒、学友、歌手、诗人、名家等级别。瓦格纳的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就是对这段史实的描述。

11.简述勃拉姆斯和他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德国作曲家。人们把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并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

,尽管这种提法的意义不够确切,但它说明了勃拉姆斯在德国音乐史中的地位。勃拉列为“三B ”

姆斯创作了除歌剧以外一切体裁的作品,在交响曲、室内乐、协奏曲和艺术歌曲方面留下了众多杰作; 他沿用了贝多芬式的音乐形式进行写作,同时作品也带有浪漫主义风韵; 常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提倡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内容至上的原则,避免标题音乐形式。勃拉姆斯作为莱比锡乐派的一员,曾与以李斯特和瓦格纳为代表的魏玛乐派展开过激烈的学术之争。

(2)重要作品:

①交响曲:四部交响曲、《“学院”序曲》。

②协奏曲:《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 小调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

③钢琴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四册《匈牙利舞曲》。

④声乐曲:《摇篮曲》《四首严肃歌曲》(Vier emste Gesange)等艺术歌曲和大型声乐套曲《德意志安魂曲》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严格按古典主义音乐形式写作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之一,采用混合配器法,使音乐的色彩较古典时期更为浓重。他创作了许多主题发展的绝妙范例,并独创了“幻想变奏”手法。

②他是舒伯特和舒曼之后又一位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创作了以《摇篮曲》《四首严肃歌曲》为代表的艺术歌曲,曲中充满了含蓄、怀念、隐忍等情怀。

③音乐风格受巴赫和贝多芬的影响,采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显得庄重、内敛,但又不失浪漫主义诗情与幻想的特点; 旋律气息宽广,节奏具有内在的张力,调式突破了大小调的界限,曲式保持传统的结构,并与民族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