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819园林植物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园林树木

【答案】“园林树木”是指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藤木,很多园林树木是花、果、叶、枝或树形美丽的观赏树木,但也包括那些虽不以美观见长,但在城市与工矿区绿化及风景区建设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

2. 湿生植物

【答案】“湿生植物”指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若在干燥的中生环境下则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的植物类型。根据实际的生态环境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喜光湿生植物、耐阴湿生植物。常见的湿生植物有鸢尾、半边莲、蕨类、海芋等。

3. 园林树木学

【答案】“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4.

生活型

【答案】“生活型”是植物对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它是植物体与环境间某种程度上统一性的反映。具有相同生活型的各种植物,表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途径和方式是相同的。

5. 芽的晚熟性

【答案】“芽的晚熟性”指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春才能萌发的特性。如苹果、梨等多数品种芽具有晚熟的特性。

6. 林缘线

【答案】“林缘线”指树林或树丛、花木边缘上树冠垂直投影于地面的连接线(即太阳垂直照射时,地上影子的边缘线),是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反映,是植物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

7. 生态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一定的时、空、地段内,生物群落和其环境形成的互相

作用的统一体。生态系统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类型,如森林、湖泊、城市等。

8. 园林建设分类法

【答案】“园林建设分类法”是一种人为分类系统,总的原则是以有利于园林建设工作为目标、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它可以根据各种依据对树种进行分类,如可以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按照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按照树木的观赏类型分类等。

9. 庭荫树

【答案】“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直射和对环境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其主干高度应与周围环境的要求相适应,一般无固定的规定而主要视树种的生长习性而定。由于常用于建筑形式的庭院中,故习称为庭荫树。

10.叶幕

【答案】“叶幕”指相对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园林树木的叶幕,随树龄、整形、栽培目的与方式的不同,其叶幕形成和体积也不相同。

二、简答题

11.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答案】树木许多生理代谢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花芽分化。人们在了解花芽分化规律的基础上,以栽培技术措施通过调节树体各器官间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与外界因子影响,来控制树木的花芽分化。主要措施如下:

(1)适地适树:(控制土层厚薄与干湿等);

(2)选砧:选择乔化砧或矮化砧;

(3)嫁接:采用二重接、高接、桥接等;

(4)促控根系:控制穴大小、紧实度、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等;

(5)整形修剪:采用主干倒贴皮、适当开张主枝角度、环剥(勒)、摘心、扭梢、摘心并摘幼叶促发二次梢、轻重短截和疏剪等措施;

(6)疏花疏(幼)果;

(7)施肥:选取不同的肥料类别、采用叶面喷肥等措施;

(8)生长调节剂的施用等。

12.推选一树种作国花,并说明理由。

【答案】(1)国花是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别具意义。中国花文化情结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

目前许多国家都以确立了国花,我国由于分歧太大,一直尚未确立国花,但以牡丹和梅花的

呼声最高。在此选择牡丹作为国花。

(2)具体理由如下:

牡丹的国色天香、雅俗共赏,是最适合的国花之选。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其中以洛阳牡丹、菏泽牡丹最富盛名。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独具中国特色。

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

13.突变温度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答案】植物在生长期中如遇到温度的突然变化,会打乱植物生理进程的程序而造成伤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温度的突变可分为突然低温和突然高温两种情况。

(1)突然低温:指由于强大寒潮的南下,可以引起突然的降温而使植物受到伤害,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受害植物均为热带喜温植物,例如轻木在

:时就会严重受害而死亡;

热带的丁子香在气温为时叶片严重受害

,时树梢即干枯;

三叶橡胶树、椰子等在气温降至

霜害:

当气温降至以前,均叶色变黄而落叶。

时,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物的受害称为霜害。如果霜害的时间短,而且气温缓慢回升时,许多种植物可以复原;如果霜害时间长而且气温回升迅速,则受害的叶子反而不易恢复。

冻害:

气温降至

长状况而不同。

冻拔:在祎度高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这种现象多发生于草本植物,尤以小苗为重。

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当树液活动后,会有大量伤流出现,久之很易感染病菌,严重影响树势。树干易冻裂的树种有毛白杨、山杨、椴、青杨等树种。

(2)突然高温:主要是指短期的高温而言,在植物生活中,其温度范围有最高点、最低点和最适点。当温度高于最高点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直至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新陈代谢作用,

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死亡。植物抵抗突然低温伤害的能力,因植物种类和植物所处于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