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摘要

一、简述题

1.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结合实际谈谈其理论的意义。

【答案】(1)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卢因在有关改变食品习惯的实验中发现:家庭主妇是家庭消费新食品的把关人。“把关”概念可以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各种传播环境。1947年,在卢因去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群体生活渠道》中,对传播体系中的把关过程作了理论说明,这对于后来的研究而言,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方向的贡献。

(2)“把关人”理论的意义

①“把关人”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成为揭不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②影响“把关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政治和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传播信息因素、传播组织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把关者自身的因素。认识这些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可以使传播者的把关更加有效,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③把关人理论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把关人的需要。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2. 试论“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有哪些?

【答案】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正在产生着世界性的影响。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信息的全球性,实时传播的实现使得生产、流通和消费各领域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关系越来越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普遍冲击以及中国的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对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所起的巨大作用,就是其最好的例证。

(2)政治全球化的加速

政治全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是地理政治向全球政治的变化。

(3)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是当今时代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与此同时,‘已还伴随着激烈的摩擦和冲突; 文化传播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利益关系。

3. 公共电视媒体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公共电视媒体的含义

公共电视媒体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以公共视听费,或以社会资助为主,国家财政补贴为辅,以此消除商业营利的驱动力,在非商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的服务于公共利益和对社会负责的广播电视。

(2)公共电视媒体的意义

①产权意义

官方的公共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与产权的界定有直接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将财产权利划分为公共产权、私人产权和国有产权,公共广播电视媒体着眼于为广大受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排他险,避免了寻租现象。

②平等意义

全体公民平等共享是公共服务的题中之义,公共电视媒体保障了公民平等地享受广播电视服务。长期形成的地方财政分权制度使得广播电视系统的财权和事权过度下放,市场化后,这种制度导致地区间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严重失衡,公共电视媒体保障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民同等享用公共信息服务的权利。

③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意义

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主要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相关。公共广播电视与高格调、非商业、重视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等节目内容特征联系在一起。

④公共意识、公共文化

制度或体制决定论的话语否认人是具有见地或反思能力的行动者的认识。媒介和传播的作用正是在结构或制度与个人互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公共电视媒体的公共服务可以培养受众的公民素养,冲破制度限制的藩篱,让公民权利得以释放,为公共空间塑造和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可能性条件。

4. 请谈一下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早期发展的影响。

【答案】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早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而言,特别是对德国社会学家G. 西梅尔的理论而言,芝加哥学派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芝加哥学派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它试图通过研究这个世界的社会问题而对之进行改造。芝加哥学派的问题是:在迅速成长的城市中拥挤不堪的移民贫民窟里,诞生于乡村社区的美国民主制能否有生存之地。它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城市社会问题而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的手段。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来说,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

(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芝加哥学派在20

世纪20年代后期进行了关于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这些研究为许多后来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早期的模式。

二、论述分析题

5. 以网络论坛为例,简述你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理解。

【答案】(1)公共领域的涵义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在每一次私人聚会、形成公共团体的谈话中都有一部分公共领域生成。然后,他们既不像商人和专业人十那样处理私人事务,也不像某个合法的社会阶层的成员那样服从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限制。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即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

互联网时代,网络论坛中人们以匿名的方式平等交流,探讨公共事物和公共利益,自由结成小组和发表意见,是一种理想的公共领域。当讨论的问题事关文学时,便是文学的公共领域,事关政治时,便是政治的公共领域。

(2)公共领域的基础

①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众多的人开放,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社会经验。网络论坛不仅是公共领域的媒介,本身也是一个对众多人开放的公共领域,一种近似公共舆论的东西在其中生成,但是经济、技术等条件也制约着人们对网络的使用。

②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作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性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该公民也能够知晓他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网络论坛中意见和观点的交锋己屡见不鲜,但就某个问题而言,但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本身的匿名性,网络发言通常是不够理性。但整体而言,网络论坛提供平等的发言机会和了解他人意见的平台,公共舆论在此形成。

③系统地和批判性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网络论坛中不乏政治事务和公共政策的讨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之前之后,网络均有热烈讨论,观点纷呈,而且政府问计于网民的现象,实际上展现了网络论坛作为公共领域对“国家领域”的影响。

(3)网络论坛和公共领域

网络传播的参与者身份具有匿名性。这种匿名性使传播者不受现实身份的限制,对参与者个性、自由的言论的发表起到一种保护作用,虽然匿名性可能对个人随意发泄情感、攻击他人也起到保护作用,但总体而言,网络论坛中的言论具有一般媒体无法超越的多样性,网络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的舞台和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过去由他人阐释的信息,现在大众可以自由获取并做出自己的评价,论坛上的各个自由区的讨论便是重要方式之一。同时,网络论坛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信息能得到迅速反馈,这种讨论的方式还促成了虚拟共同体的建立,在全人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