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向心性肥大
【答案】向心性肥大是指力量项目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主要以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室壁增厚为主,而心腔扩大不明显的心脏肥大。向心性肥大是由于长期后负荷增大引起的,如高血压病。
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案】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
3. 旁分泌
【答案】旁分泌是指仅由组织液直接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的方式。组织细胞活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也要不断地向细胞外排放,这些物质在组织液中扩散,对邻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产生影响,使功能活动发生相应的改变。
4. 强度-时间曲线
【答案】强度-时间曲线是指在固定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情况下,将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各个不同的阈强度和与它们相对应的作用时间描记在直角坐标系上,所得到的一条类似于双曲线的曲线。强度-时间曲线提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细胞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5. 前庭反应
【答案】前庭反应是指当人体前庭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的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眼震颤以及自主功能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等现象的一系列改变。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引起的一种眼球特殊运动,即眼震颤。
6. 心动周期
【答案】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两心房收缩,其中右心房的收缩略先于左心房。心房开始舒张后两心室收缩,而左心室的收缩略先于右心室。在心室舒张的后期心房又开始收缩。
第 2 页,共 54 页 是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效应所产生的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主要对氯离子通透性増加,氯离子内流而
7. 黄体期
【答案】黄体期是指女性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一天的时期。排卵后,残余的卵泡壁内陷、大量新血管长入,形成一个黄色的内分泌腺细胞即黄体。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在垂体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分泌孕酮、雌激素和松弛素。同时,此时期内,子宫内膜细胞体积增大,糖原含量增加,又称为分泌期。
8. 动脉血压与平均动脉压
【答案】(1)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有:
①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
②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2)平均动脉压是指整个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总平均值,其数值较接近舒张压,约等于舒张压与脉压之和。
二、单项选择题
9. 骨骼肌或心肌收缩前初长度增加,收缩力量增加,这种现象属于( )调节。
A. 自身调节
B. 生物节律
C. 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答案】A
【解析】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例如,骨骼肌或心肌收缩前的长度能对收缩力量起调节作用。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増加时,肌肉的收缩力量会相应的增加,而肌肉的初长度缩短时收缩力量就减小。
10.最大摄氧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 )。
A. 遗传因素
B. 年龄
C. 性别
D. 训练水平
【答案】A
【解析】研究表明,最大摄氧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遗传,最大摄氧量的遗传度为
天进行系统的运动训练,受试者只能提高本人最大摄氧量的
11.属于生理性老化的心脏变化是( )。
A. 心输出量増加
B. 管壁弹性减退
第 3 页,共 54 页 后
C. 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
D. 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答案】C
【解析】心脏的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引起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12.在运动中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升高。探讨引起这些指标升高的因素及变化特点的研究就是( )研究。
A. 整体水平
B. 器官、系统水平
C. 细胞、分子水平
D. 宏观、微观水平
【答案】B
【解析】生理实验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水平可分为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的研究属于宏观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属于微观研究。其中,器官系统水平探讨人体运动时的机能变化,还须对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进行研究。研究每个器官、系统在运动中的机能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条件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制约,以及这种变化对运动中的整体机能变化将产生什么影响等。
13.成年女子骨骼的重量占体重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我国成年人的骨骼总重量男性约为8kg ,女性约为5.4kg , 占体重的
A. 确保运动安全
B. 确定运动强度
C. 选择运动形式
D. 确定运动时问
【答案】A
【解析】PRA-Q 问卷是全美运动医学会推荐的一个调查问卷,凡准备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人应当能够通过这个问卷。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可以掌握锻炼者的健康状况、体力水平以及运动能力等,以使按其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
15.热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 )。
A. 耐热性得到改善
第 4 页,共 54 页 14.制定运动处方前填写PAR-Q 筛选问卷的目的是什么(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