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大重复次数
【答案】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常用最大重复次数
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2. 内环境稳态
【答案】内环境稳态是指在全身循环流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
例如体温维持在
左右,血糖平衡等。
3. 胸内压
【答案】胸内压是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内的压力,又称胸膜腔内压。在正常情况下呼吸时,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
称胸内负压。健康人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变动在
千帕之间。
4. 磷酸原系统
【答案】
磷酸原系统是指,血衆pH
维持在和磷酸肌酸(CP )组成的系统,由于它们都属高能磷酸
磷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 TP-CP 系统)。其反应式为
酸原系统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氧的参与,能瞬时供应能量。
5. 身体素质的敏感期
【答案】身体素质的敏感期是指身体素质发育的过程中,某项素质发育速度特别快的时期。评定某项身体素质敏感期的标准,是以年增长率的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年增长率大于或等于标准值的年龄阶段为敏感期,低于标准值为非敏感期。
6. 心输出量
【答案】心输出量又称每分输出量,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到动脉的血量,通常以左心室每分射向量来表示。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7. 血型
【答案】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临床上最重要的两种血型系统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8. 脊休克
【答案】脊休克是指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而暂时丧失一切躯体和内脏反射活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反射消失,肌紧张减退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不能发汗;大小便潴留。
9. 有氧氧化系统
【答案】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是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
的过程中,再合成和的能量系统。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首先以糖类作为有氧氧化的燃料,机体糖供应相对不足时再消耗脂肪,仅在糖及脂肪均相对不足时蛋白质才作为有氧氧化的底物。
10.反射弧
【答案】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个环节。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二、简答题
11.健身活动对老年人的血脂代谢有哪些影响?
【答案】健身活动对老年人血脂代谢的影响表现为:
(1)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长跑、舞蹈、门球运动对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产生良好影响;采用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走、跑等健身运动,可以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获得类似降低血清和
提高和/或的效果。
(2)另有研究表明,老年人长期参加锻炼,除能有效改善脂蛋白组成外,还能使Zn
含量和比值下降,这对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12.运动处方的设计中哪一个要素是最关键的,为什么?
【答案】运动处方的设计中运动强度是最关键的。
(1)运动强度的定义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它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可根据训练时的心率、梅脱、主观感觉程度、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进行定量化。
(2)运动强度的意义
只有合理的设计运动处方的强度才能达到运动处方所要达到的目的,强度过小不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强度过大还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13.什么叫翻正反射? 简述翻正反射的过程及发生的机制。
【答案】(1)翻正反射的概念
翻正反射是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些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比状态反射复杂,它有赖于中脑的协调。视觉在翻正反射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2)翻正反射的过程和发生机制
①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和耳石器官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的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
②由于头部复正引起颈肌扭曲,从而使颈肌内的感受器产生兴奋,继而导致躯干翻转,使动物恢复站立。
14.比较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的区别。
【答案】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的区别有以下两点:
(1)概念不同
①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②时间肺活量即在一次尽力吸气之后,再用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计算第ls 、2s 、3s 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为第ls 、2s 、3s 的时间肺活量。正常成年人第ls 、2s 、3s 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83%、96%、99%, 其中以第Is 的时间肺活量意义最大,。时间肺活量既反映了肺的容量,又反映了肺通气的速度和呼吸道的通畅程度,是一个较好的动态指标。
(2)能否反映肺通气功能
①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但由于其测定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通气功能。
②时间肺活量的测定是最大吸气后,尽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计算第1、2、3秒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时间肺活量既反映了肺的容量,又反映了肺通气的速度和呼吸道的通畅程度,是一个较好的动态指标。
15.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答案】(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概念
①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时膜电位。
②动作电位是指细胞接受刺激兴奋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所发生的一次可逆性电位波动。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膜电位的成因可用离子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衡、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和离子的跨膜运动是形成膜电位的原因。
①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