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言语残障

【答案】言语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大多数言语残障人同时也是听力残障,少数言语残障人是智力发育障碍或中枢神经受损所致,极少数言语残障人是单纯性发声器官发育异常或损害。前二者分属于听力残障和智力残障,而单纯性言语残障与健全人差异不大。

2. 单收缩

【答案】单收缩是指肌肉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的一次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3. 胆固醇逆向转运

【答案】胆固醇逆向转运是指高密度脂蛋白(HDL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的过程。通过该转运方式可将沉积在血管内膜上的胆固醇转运出血管,达到清除血垢、清洁血管的功能,从而维持血脂平衡。

4. 代谢综合征

【答案】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综合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集中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被称为代谢综合征。如胰岛素抵抗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综合征。治疗时也是多途径考虑,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运动疗法。

5. 准备活动

【答案】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为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使肺通气量、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

6. 前庭反应

【答案】前庭反应是指当人体前庭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的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

变、眼震颤以及自主功能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等现象的一系列改变。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引起的一种眼球特殊运动,即眼震颤。

7. 血液的重新分配

【答案】血液的重新分配是指运动时,心排出量増加,但増加的心排出量并非平均地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8. 静态牵张反射

【答案】静态牵张反射,又称肌紧张,是指由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而形成的牵张反射,主要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对维持躯体姿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反射肌肉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因此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

二、单项选择题

9. ( )从1926至1927年出版了三部运动生理学名著:《肌肉活动》《人类的肌肉运动》《有生命的机械》。这些书中的有关论点,特别是有关肌肉工作的论点至今仍为生理学工作者所引用。为此,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

A. 希尔

B. 意大利学者莫索

C. 法国的拉格朗日

D. 奥斯特兰德

【答案】A

【解析】运动生理学的先锋希尔20年代发表了《肌肉活动》、《人的肌肉运动》、《有生命的机器》。希尔和他的同事的研究成果为理解人体能量代谢提供了基本研究框架,多部著作论述精辟并密切与运动实际相结合,许多关于肌肉工作的论点至今仍为学者们所引用。

10.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

A. 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

B. 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増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増大

C.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D. 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答案】D

【解析】A 项,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当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不能够形成动作电位。B 项,细胞内外和细胞外浓度是影响动作电位的幅度的因素,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和细胞

浓度是一定的,因此,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再增加刺激强度不能够増加动作电位的幅度。C 项,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部是局部电位的特性,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播。D 项,各种可兴奋性细胞由于阈值、所处环境等不同,其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1.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

A. 生成乳酸

B. 产生大量的ATP

C. 生成

D. 不需要氧

【答案】D

【解析】A 项,生成乳酸是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特点。BC 两项,产生大量的ATP

和生成

是有氧系统供能时的特点。D 项,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乳酸能供能系

统)在代谢过程中都不需要氧的参与,所以也合称无氧氧化供能系统。

12.在完整机体内各种形式的躯体运动得以实现,都依赖于( )。

A. 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

B.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C. 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

D. 神经系统控制下的骨骼肌活动

【答案】D

【解析】A 项,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的生理意义是使骨骼肌保持一定的形状、具有一定的压力和位置,而非实现躯体运动。B 项,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骨骼肌的活动形式,若缺乏神经系统的调节则难以实现各种躯体运动。C 项,若骨豁肌受损或缺乏,只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也难以实现躯体运动。D 项,只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和骨骼肌能够正常活动的情况下,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够实现各种形式的躯体运动。

13.不属于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是( )。

A. 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

B. 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C. 儿茶酚胺的影响

D. 体温升高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①儿茶酚胺的影响:激烈运动使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加,而运动后恢复期儿茶酚胺的浓度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因而氧消耗增加。

②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细胞膜上的钠-钾

泵的活动增强,同时在运动后恢复期其浓度仍然保持在较高

水平,因而消耗一定的氧。

③体温升高的影响:海克勃的研究指出,从运动后恢复期的耗氧量成分分析,恢复曲线的慢成分有产生于肌肉温度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