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缩短收缩

【答案】缩短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收缩,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互相靠近,又称向心收缩。

2. 循环血量

【答案】循环血量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的大部分血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

3. 腱器官

【答案】腱器官是指位于肌纤维和肌腱连接部位的囊状结构,与骨豁肌呈串联式排列的一种张力感受器。腱器官和肌梭是存在于骨骼肌内的感受器,统称为本体感受器。是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

4. 胆固醇逆向转运

【答案】胆固醇逆向转运是指高密度脂蛋白(HDL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的过程。通过该转运方式可将沉积在血管内膜上的胆固醇转运出血管,达到清除血垢、清洁血管的功能,从而维持血脂平衡。

5. 月经

【答案】月经是指女性在卵巢雌性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自主性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现象。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和血液会从阴道排出,流出的血液称为经血。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月经期,一般持续2〜7天。每次月经的出血量为20〜100ml 。

6. 纵小管系统

【答案】纵小管系统又称肌质网,是指肌细胞内围绕每条肌原纤维所形成的花边样的网状结构。纵小管走向和肌原纤维平行,包绕每个肌小节的中间部分,在近横管时管腔膨大成终池。肌质网是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内质网,其功能是参与肌肉收缩活动。

7. 无氧耐力

【答案】无氧耐力也称无氧能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无氧糖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常采用短时间,最大用力和短暂休息的重复运动的方法进行。大约1分钟时间,持续剧烈的运动,如重复跑、快速的间歇跑、400m 跑、对抗性球类比赛等。

8. 心血管中枢

【答案】心血管中枢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心血管中枢分布于脊髓至大脑皮层的各级水平,但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

二、单项选择题

9. 肌肉力量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规律是( )以前,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肌肉力量一直缓慢而平稳地增长,且无明显性别差异。

A.10岁

B.15岁

C.16岁

D.18岁

【答案】A

【解析】年龄是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之一。10岁以前,随着生长发育,人体的肌肉力量一直呈缓慢而平稳地増长趋势,且性别差异不大。从青春期开始,男女生肌肉力量的差异开始凸显,男生增长要快于女生。青春期过后,肌肉力量仍在增长但其增长速率降低,女生达到最大肌肉力量约在20岁左右,男生约在

肉力量下降约岁之间。40岁以后肌肉力量开始衰退,50岁以后,每10年肌 大约70岁时多数人的肌肉力量只有其鼎盛时期的

10.在运动中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升高。探讨引起这些指标升高的因素及变化特点的研究就是( )研究。

A. 整体水平

B. 器官、系统水平

C. 细胞、分子水平

D. 宏观、微观水平

【答案】B

【解析】生理实验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水平可分为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的研究属于宏观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属于微观研究。其中,器官系统水平探讨人体运动时的机能变化,还须对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进行研究。研究每个器官、系统在运动中的机能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条件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制约,以及这种变化对运动中的整体机能变化将产生什么影响等。

11.初上高原进行亚极量运动时,生理功能的变化是( )。

A. 肺通气量减少

B. 心率减少

C. 心输出量增加

D. 摄氧量增加

【答案】C

【解析】C 项,在初上高原进行亚极量运动时,心率高于平原时水平,每搏输出量会降低(由于血浆容量减少),由于心率的增加补偿了每搏输出量的减少,使得心输出量略微增加。 12.女性胸廓较小,安静时呼吸频率较男子快( )。

A.8〜10次/分

B.10〜15次/分

C.4〜6次/分

D.13〜15次/分

【答案】C

【解析】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女性较男性要快4〜6次/分,且呼吸深度浅。

13.限制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是( )。

A. 心输出量

B. 心脏的泵血机能

C.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D. 遗传因素

【答案】B

【解析】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主要机制是心脏的泵血机能,因而运动训练主要依靠增强心脏的泵血机能,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14.传导速度最快的方式是( )。

A. 局部电流方式

B. 局部反应

C. 跳跃式传导

D. 电紧张

【答案】C

【解析】跳跃式传导的特点有:①经济性:以不增加纤维直径仅以减少膜电容的方式増加了神经传导速度;②节省能量:由于兴奋过程仅产生于郎飞结,兴奋传导所需总的

为节省,与同等直径的无髓鞘

纤维相比节省了300倍。

15.脊髓前角仅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増加时,可使( )。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内肌收缩

内流量也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