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大学商学院MBA中心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计算题
1. 某艺术品投资公司拟购买一幅古字画,字画售价88万元,该公司拟购入持有一年后卖出,预计第二年售出可得款项98万元,当前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5%。请分析该公司是否可以购买该幅作品?
【答案】若不购买字画,一年后88万元的价值为:
所以该公司应当购买该幅作品。
2. 假设一国银行体系准备金为2000亿元,公众持有现金为500亿元。中央银行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6%,流通中现金比率为15%,定期存款比率为40%,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8%。请计算货币乘数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依题意,货币乘数
狭义货币供应量
3. 某债券的面额为100元,息票率为7%,还有两年到期,若投资者以102元买入,持有至到期,则持有期收益率为多少? 如果再投资收益率为5%,其他条件不变,则已实现收益率为多少?
【答案】(1)设持有期收益率
(2)设己实现收益率则有:则有:计算得:计算得:
系数 4. 某投资基金2000年的实际收益率是7.2%,经估算该投资基金的标准差为10%, 它的
指数评价该投资基金的业绩。
【答案】(1)Jensen 指数 由该投资基金的绩效不好。
第 2 页,共 29 页 为0.9, 市场组合的实际收益率是8%,标准差为14%。试用Jensen , Treynor 和Sharpe 三种业绩可得
(2)Treynor 指数
由于Treynor 指数小于证券市场线的指数,因此该投资基金的绩效不如市场绩效好。
(3)Sharpe 指数
位于资本市场线上的夏普指数与市场组合的夏普指数均相等,表明该投资基金中等绩效。 5. 即期汇率(JPY/USD):97.3
90天远期汇率(JPY/USD):95.2
90天美元利率:5%
90天日元利率:2%
(1)假如你现有1000美元,比较两种投资方式的收益率:i :用美元直接投资:ii :用日元间接投资,最后将日元换回美元。(假设一年有360天)
(2)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目前的情况是否符合利率平价理论? 为什么?
用美元直接投资,90天后所获得的本利和为:
(3)目前存在套利机会吗? 如果有,应如何操作? 当远期汇率为多少时,才不存在套利机会?
【答案】(1)i :用美元直接投资的收益为:1000×(1+5%×90/360)=1012.5(USD ); 收益率为:(1012.5-1000)/1000=1.25%。
ii :用日元间接投资的收益为:1000×97.3×(1+2%×90/360)/95.2=1027.17(USD ); 收益率为:(1027.17-1000)/1000=2.717%。
2.717%>1.25%,故应选择用日元间接投资。
(2)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
利率平价理论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两种。
①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一般形式为
:
其中,表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升(贴) 水率;
率;
之差。
②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顶期的收益,在承担
第 3 页,共 29 页 表示本国金融市场上一年期投资收益表示外国金融市场上同种投资收益率。它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 水率等于两国利率
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一般形式为
:
其中,
差。
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利率平价理论。因为本题的情况属于套补的利率平价,
即
所以不符合利率
平价理论。
(3)根据(1)的结论可知存在套利机会,操作方式即为“用日元间接投资”:先将美元转化为日元进行投资,并签订远期合约,90天后再将口元转化为美元,这样可以多获得14.67美元(=1027.17-1012.5) 。
设远期汇率为x ,即1 USD=x JPY,则当不存在套利机会时有:
1000×(1+5%×90/360)=1000×97.3×(1+2%×90/360)/x
解得:x=96.58
即90天远期汇率(JPY/USD)为96.58时,不存在套利机会。 表示预期的汇率变动率。它的经济含义是:预期的汇率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
二、论述题
6. 试从金本位制的特点,说明货币制度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的演变,以及金本位制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的原因。
【答案】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三种主要形式,即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它是以黄金作为货币制度的基础,并实行金币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这样,金币数量可以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货币需求,并保证金币的名义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符; 第二,金币与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并可自由兑换,既节约了大量黄金,又保证了价值符号的稳定,从而稳定了货币流通; 第三,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黄金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并起着世界货币作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外汇汇率的稳定。
金币本位制盛行于1816~1914年间,是历史上一种较为稳定的货币制度。在金币本位制下,币值相对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也促进了信用制度以及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黄金的存量相对不足,而黄金在各国之间分配的不均更加剧了这个矛盾。20世纪初,一些国家因黄金短缺,开始限制黄金的自由兑换与输出,从而削弱了金币本位制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开始实行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下,没有金币流通,但国家为纸币或银行券规定含金量,对黄金的兑换也做出了限制,规定居民持有的货币量达到一定限度后才可向银行兑换黄金。这样既节省了货币性的黄金用量,又减少了黄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但也使黄金的
第 4 页,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