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政系614社会保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恩格尔系数
【答案】在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如果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很高,意味着家庭生活水平很低,收入只能维持现有生产力水平下的最低生活; 反之,如果食物支出比例很低,则意味着家庭用于满足其他生活需求的收入很多,生活状况肯定较好; 这种食物支出与家庭收支逆向相关的情况,被称之为“恩格尔定律”,即恩格尔系数。
2. 职业福利
【答案】职工福利又称员工福利,是指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允性报酬与服务。广义的员工福利是由企业雇主专门面向其内部雇员所提供的,用以改善雇员及其家庭生活水平的一种辅助性措施和公益性事业。从整体报酬的角度而言,员工福利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不以员工向企业供给的工作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有别于工资、奖金的间接性薪酬支付,是全部报酬的一部分。
3. 社区福利服务
【答案】社区福利服务是以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以社区为主体的社会服务,是由政府倡导,以群众自治、自我服务为主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社会基层组织载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延伸及必要的补充。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了四个大的方面:社会工作、教育工作、医疗服务、社会接待工作。
4. 社会保险制度
【答案】社会保险制度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5. 社会保险
【答案】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强调受保障者权力和义务的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与雇用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着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
6. 慈善事业
【答案】慈善事业区别于分散的慈善行为,它是指以民间公益组织(慈善组织)为实施主体,为救助特定群体或特定标的为目标,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制度或原则实施的长久的社会化行为,是建立在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
慈善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善爱之心(道德基础)、贫富差别(社会基础)、社会捐助(经济基础)、民营机构(组织基础)、捐献者的意愿(实施基础)以及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发展基础)。
7. 残疾人社会保障
【答案】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保证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以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
8. 劳动保险条例
【答案】劳动保险条例是指建国后,政务院于1951年2月26日正式颁布的适用于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险条例》,成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规定了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及年老后获得必要物质帮助的办法,同时规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保险待遇。该条例开始时只在部分企业实行。1953年1月2日,政务院对《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了修订,扩大了实施范围,并提高了部分待遇标准。以后的补充修改都是以《劳动保险条例》为基础的。
二、简答题
9. 个人账户积累制度有哪些利与弊?
【答案】个人帐户积累制度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为每一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记录单位按规定划转的养老保险费和个人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计发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的依据。
(1)个人账户积累制度的优点
①个人账户制度是个人在不同年龄时期的收入再分配制度,个人老年收入取决于个人的终身储蓄及其积累的数量,而不取决于人口的结构。这样,许多人认为它不受人口结构的影响,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它优于代际转移支付制度。
②这一制度的权益是以收定支的,退休金的多少不是取决于退体人口的收入需要,而是取决于个人账户已有的积累,这样政府的风险就被转移出去了。
③这一制度使的个人所得与支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使个人更加富有责任感,可以使制度运行的更有效率。
④从制度外部效应看,这一制度是一种强制储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老年人口的收入,
但从效果上看它可以提高国民储蓄率,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个人账户积累制度的缺点
①个人账户制度在所有制上是私有制,不具有再分配性质,欠缺公平性。在个人账户制度下,因为没有再分配功能,一部分人可能不能获得足够的保障。
②个人账户制度能否回避人口老龄化在理论上仍然是不确定的。作为一种储蓄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积累的是金融资产,而老年人口消费的却是实物。在个人账户制度下,每一个时期的劳动生产率是给定的,人口结构的老化会不会导致个人账户里的积累加上在职一代的消费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从逻辑上看,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就个人而言,储蓄在任何时候都是多多益善,而当每个人都多多储蓄时,未必在任何时候都一定是好事,即所谓合成谬误。
③个人账户制度面临着保值增值的风险,包括通货膨胀,一国政治、经济政策不稳定的风险,经济周期造成的投资风险,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在个人选择投资公司的情况下面临投资选择失误的风险以及个人退休金的充足性面临的长寿风险。
10.养老保险具有哪些功能?
【答案】养老保险的功能有:
(1)保障功能
养老保险是为达到退休年龄而退休的公民提供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使其在推出劳动力市场后依然能够维持其基本生活。
(2)稳定功能
养老保险通过为退休的社会成员发放养老金,起到了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避免人们由于生存危机、心理失衡而导致社会冲突,造成社会震荡,具有社会减震器的功能,是预防政治动荡的稳定剂。
(3)公平功能
养老保险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现收现付制之下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年轻的一代人供养年老的一代,体现了互助共济的原则。
(4)发展功能
养老保险使公民在退休时依然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一方面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老年人发展自己的爱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文化功能
养老保险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责任,代际之间的互助共济,这些都有助于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
11.简述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方面,货币主义学派的主张。
【答案】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方面,货币主义学派的主张简述如下:
市场经济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通常来源于个人所得税。对于如何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西方国家存在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学派两派观点。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来源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