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612政治学概论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斯多葛主义

【答案】斯多葛主义从公元前3世纪后期逐步盛行。斯多葛学派主张人类的普遍性以及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之上的世界秩序。该学派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他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观念分析罗马历史和政制。在波里比阿看来,罗马迅速崛起的根源在于其政治制度。后来思想家西塞罗发展了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学说,认为自然法是建立在宇宙神圣秩序和人类理性和社会性的坚实基础之上的。这一自然法思想被运用于罗马法,并通过罗马法为后来的天主教信条所继承,最终成为近代启蒙运动重要的思想资源。

2.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参与有以下儿个特点: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3. 公民

【答案】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传统社会中作为少数统治者意志的消极服从者的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公民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者,公民对自己所在的政治共同体保持着最基本的心理认同。

4. 行为主义革命

【答案】二战结束后,沉寂已久的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一些政治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关政治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战后十几年中,这些反思与创新逐渐会继成了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内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

的“行为主义革命”。这场变革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理论的模式,将一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入政治研究,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重新认识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建立起一整套独特的政治概念的逻辑体系。行为主义革命结束了传统政治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现代政治学的主导地位,从而开辟了西方政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5. 政治体系

【答案】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二、简答题

6. 权力的资源包括哪些?

【答案】权力的资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人格。人格,包括容貌、声音、身材、性格、体力等自然享赋。在人格的自然优势上,是吸引追随者、打败竞争者的重要条件。

(2)财富。财富易于转化为权力,一旦垄断了财富,就可以职位竞争、议会通过议案、政策实施中拥有资源优势。

(3)组织。对组织资源的垄断,可以垄断“人脉”,获得大量的行政支持,提高掌控能力,这是单纯控制财富所无法比拟的。

(4)武力。权力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武力。权力以武力作为后盾,武力为权力提供了强制基础。

(5)象征。象征资源的意义就在于动员,动员符号从阶级、血缘、性别、财产、人权到道德,不一而足。一旦垄断了某种象征资源,就有可能将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6)知识。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权力资源的崛起,打破了血缘、财富、组织、武力等,传统权力资源对机会的设限,使权力更富于流动性和机会平等的特征。

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拥有权力的人,可能同时垄断其中多种资源。究竟哪一种资源在权力角逐中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则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7. 简要分析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作为人们认识政治现象、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们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认识和把握政治现象的,这种社会政治条件存在于具体的社

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中,这就规定了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内容。

②人们是在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的基础上获得政治知识的,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可能通过自身的政治实践而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政治知识,也可能通过教育和学习等方式获得前人和他人从事政治实践所总结出来的间接的政治经验和知识。而这两种途径都以人们的政治实践为前提的。同时,人们的政治认识随着政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政治实践的深化而深化。

③人们的政治认识通过政治实践来检验。人们的政治实践及其后果,是人们检验、坚持、调整乃至改变政治认识的唯一标准。

(2)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一种,它与其他类型社会化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政治性。政治社会化的政治性体现在其动因、内容和后果等方面:

①人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为了适应、参加或改变政治生活和政治现实而从事政治学习的。由于社会政治的作用影响着全社会,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或长远利益,因而每个社会成员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政治学习。

②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获得和形成对于社会政治的认识、取向和从事社会政治生活的技能。 ③通过政治化过程,社会成员了解既有政治文化,熟悉政治准则,并且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政治角色,从而从“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成为社会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和政治活动的实践者。

(3)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政治社会化本身是人们政治认识发生和发展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又是多种过程的统一。

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的政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一方面,它是人们对于政治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以理性指导感性的过程; 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通过政治实践获得政治知识,再把这种知识付诸实践从而深化检验原有知识或获得新的政治知识,即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冉实践一一再认识,周而复始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始于人们进入社会政治生活、参加政治实践,终于人们失去政治活动和实践能力,是个人不断进行政治学习,从而形成和调整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长期过程。

③政治社会化是现有政治体系和政治共同体将自己的政治信仰、准则、认识、价值和情感等,通过各种途径传授给政治共同体的每个成员,使之进入有关政治生活的社会心理、思维和行为的特定模式中去的过程。

④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习和变迁的过程,正是通过人与社会之间、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才使人类的政治文化得以形成、发展、传习和变迁,从而构成了人类政治文化的发展总过程。

(4)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人的主观政治认识和社会的客观政治文化、政治现实这两个方面不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①个人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