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750政治学概论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半总统制

【答案】半总统制是指一种既有总统制某些特点、又有议会制某些特点的政体,半总统制的典型是法国。1958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法国在戴高乐的主导下建立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新的政体,其特点是提高了总统的地位,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使之成为掌握实权的选任国家元首。总统主持内阁会议决定政府的政策纲领,但不直接管理政府工作,总统有权任免一名总理并由总理领导政府的日常活动。但总理和政府又须向国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如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得向总统提出辞职。此外,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也属于半总统制政体。

2. 和谐世界

【答案】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也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是站在全球秩序角度,而非仅仅狭隘地站在中国自己的角度。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建立民主的世界。只有不同国家间和谐共处、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关键和前提。

3. 政治民主化

【答案】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

4.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特定体制框架内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它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而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及其规模、程度也成为人们判断一种政体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标。

5. 政党政治

【答案】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狭义的政党政治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而广义的政党政治则是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一种政治现象,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而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二、简答题

6. 政治文化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案】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可将政治文化分为以下基本类型:

(1)按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认同的程度划分,政治文化划分为不完整的政治文化和整合的政治文化。

①不完整的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对政治系统缺乏普遍的认同感,地方性忠诚超过对中央的政治忠诚; ②整合性的政治文化则能够表现出比较一致的和阶层化的政治认同。

(2)按历史发展阶段划分,政治文化可划分为狭隘的地方性政治文化、臣属型政治文化以及参与型政治文化。

①在狭隘的地方性政治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个人对政治体系最多只是模糊地意识到,对政治体系的变革也很少有什么期望;

②在臣属型政治文化中,人们虽然能够对政治体系及其政策输出作出较为频繁的反应,但他们并没有感到主体可以在政治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整个政治系统和政治输出往往逆来顺受; ③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以及政治输入和输出,都有着明确的意识,个体成员对自身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地位,也有着清楚的概念。

(3)按政治体系功能的三个基本层次一一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将政治文化分为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

①体系文化表明公民的政治倾向对一个政治体系的维持和调节,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和政治共同体的同一性是体系文化的重要内容;

②过程文化,即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服从,或者冷眼旁观,过程文化还体现在公民的政治信任程度、政治感情等方面;

③政策文化,即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政治倾向,对重大政治问题所持的态度,这影响到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公共政策能否得到顺利推行。

7. 如何认识经济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答案】(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政治参与也扩大了,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政治参与的水平也越高,自主性参与的比例也越大。大量的跨国的和纵向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①在一个社会中,政治参与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教育程度、收入及职业地位越高的人,他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就越大;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更多的人变成了政治上的参与者。

②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各种组织和协会成倍地增加以及大量的人参加这些团体。

③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群体之间造成了某种紧张关系。新的团体的出现,威胁着现存团体的利益,结果,群体之问的利益冲突增加了,这种冲突又强化着群体意识,而这种群体意识又促使该群体采取集体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要求。

④经济发展需要和促使政府扩大其职能。政府职能的范围一方面受制于基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受制于经济发展。

⑤对于欧洲国家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常是通过民族一国家的建构来实现的,例如德国的统一大大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日趋重要,个人逐渐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促使公民积极卷入政治活动,以支持国家存在的合法性。

(2)但是,现代化进程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参与水平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里,动员性政治参与的水平却很高; 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里,政治参与的水平却很低,或者有些形式的政治参与水平高于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

①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政治参与的唯一因素,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传统也起着重要作用。总体上看,民族性影响着政治参与,它显然独立于经济发展而出现。

②社会经济现代化使决策中心由传统社会的基层转移到更高一级甚至全国一级,减少了传统社会中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同时,经济发展意味着增加了个人社会流动,流动中的个人不会或没有机会参与政治。

因此,应该全面地看待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的关系。在某些时候,参与水平超前于发展程度,而在另一些时候,参与水平又落后于发展程度但从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看,它最终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8. 试述现代行政机关权能扩张的原因和表现。

【答案】(1)导致行政机构功能扩张的原因: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政府行政部门必须承担起日益复杂化和专门化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统治职能。另外,战争是极需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的。 ②行政机构自身利益的自主性倾向。行政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相应地形成自身的官僚利益集团,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官僚利益集团存在将行政权力扩大化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从而导致行政权力及其机构的扩张。

(2)现代行政机构功能的扩大主要表现:

①管制。政府扩大了它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主脉己经不是农业而是商业和工业的现代社会。

②分配。政府通过公共事业开支和其他手段在利益分配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直接干涉利益的分配。 ③生产。政府在经济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生产功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机构管理和经营着绝大部分社会经济活动。

④(资源)提取。政府为了实现其庞杂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管理功能,就必须加强它从社会获取行政资源(包括金钱、物资,有时还包括劳动力等)的能力。

⑤防御。政府的军事防御能力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且其发展速度常常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军事防御能力的发展与所处国际国内局势的紧张程度以及国家对外政策等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

三、论述题

9. 运用政治学的有关原理,结合个人的认识和实践,谈谈当下中国推进基层民主的意义及对策。

【答案】所谓基层民主,是指实行直接性管理,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