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32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个案研究

【答案】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

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完全的参与者

,或隐蔽观察者的角色,是指研究者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答案】“完全的参与者”

而以所观察社区或群体中一个真实成员的身份去参与其中并进行观察。这是一种要求研究者采取虚伪角色的形式。

完全的参与者的角色所具有的最大优点是,研究者既能生活在被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之中,又能隐蔽地进行观察和了解被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这种观察和人们的表现都比较真实自然。其最大问题是伦理道德问题,即研究者有没有为了研究的目的而可以欺骗研究对象的权利。

3. 差异性比较法

【答案】差异性比较法可以说是一致性比较法的“双倍应用”。差异性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是:研究者先找出那些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相同,但在少数方面不同的个案; 然后找出那种使这些个案具有相同的原因和结果的那些特性,同时找出另一组在这种结果上与此不同的个案,即找出那些不出现第一组个案中的结果的另一组个案; 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比较两组个案,查找那些在不出现结果特性的个案中,也没有出现的原因特性。这种没有出现的特性就是结果的原因。差异性比较法不仅从正面的个案(即那些具有共同的原因和结果特性的个案)中获得信息,同时,它还从反面的个案(即那些缺乏结果特性的个案)中增加信息,因而这种比较方法的结论更加准确。

4. 信度

【答案】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即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信度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三种基本类型。

5. 研究报告

【答案】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的过

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告诉有关读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取得了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等。

研究报告的类型有:

(1)描述性报告与解释性报告;

(2)学术性报告与应用性报告;

(3)定量研究报告与定性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都是从所探讨的问题开始,到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和意义结束。各种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通常可以分成五大部分:

①导言、方法和结果,即说明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

②讨论,即说明所发现的结果具有哪些意义,从这一结果出发,还能得到什么或还能继续做些什么;

③小结或摘要;

④参考文献,即研究报告中所涉及的书籍和文章目录;

⑤附录。

6. 问题的可行性

【答案】问题的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

二、判断并改错

7. 假设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它在形式上常常是用字、词或词组来表示。

【答案】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同时概念由定义组成,在形式上常常是用字、词或词组或者数字、符号来表示其指明的对象。而假设是指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8.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其所犯的错误称为“层次谬误”。

【答案】错误。

正确表述:“简化论”错误,它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9. 中位值是用来度量变量的离散趋势的。

【答案】错误。

【解析】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值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央位置的那个数值就叫中位数。它所描述的是定序变量以上层次的变量,是用来度量集中趋势的。

10.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管总体分布如何,当样本规模n 扩大时,抽样分布趋近于标准正态分布。

【答案】错误。

【解析】中心极限定理表述为设从均值为u 、方差为

态分布。其前提要求是“当n 充分大时”。

11.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就是假设检验。

【答案】错误。

【解析】假设检验,实际上就是先对总体的某一参数作出假设,然后用样本的统计量去进行验证,以决定假设是否为总体所接受。根据定义,“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是参数估计。

12.在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时容易犯纳伪的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二类错误(II 类错误)也称为错误,是指虚无假设错误时,反而接受虚无假设的情况,即没有观察到存在的处理效应。是拒伪的错误

; (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的正样本量为n 的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u 、方差为

三、计算题

13.为了研究受教育年限

方程为y=32.04+2.92x。己知

, 和职业声望(Y )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了8个样本,计算出回归,

。请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各是什么?

(2)请计算F 统计量的值,并据此说明该方程是否具有推论意义?

(3)该方程的回归系数是何意义?

(4)请计算该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并说明其含义?

【答案】(1)原假设: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声望之间是相关的;

备择假设: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声望之间不相关的。

(2)统计量:

其中:F 式中,得:

根据F 分布表查得; 。 。因为,所以拒; ; 将RSSR , RSS 的值代入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认为配置回归直线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