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2政治学原理(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流派。

【答案】政治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变化就是政治发展。

(1)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这一时期研究的卞题是“现代化”理论。 ②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其研究重点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③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政治发展研究逐渐走向衰落; 政治发展研究的重点也从发展道路研究逐渐转向政策研究。

(2)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出现了若干观点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重点各异,分析框架和具体结论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但由于其基本宗旨是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利益服务,因而从总体上看,它们又显现出某些共性特征。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在适用范围上,将政治发展限定于第三世界。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就主要内容而言,只是关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问题的探讨。

②在评价标准上,把西方政治制度奉为理想模式。按照西方政治学家的看法,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趋向,必须确立一个衡量座标。这个衡量座标当然就是西方发达国家。而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衡量座标确立起来,从理论上讲,又必须追根溯源,探索它们的成长历史或发展道路。这通常被看作是一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

③在研究方法上,推崇“价值中立”的实证分析。就社会背景来说,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起因于西方发达国家左右和控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方向的现实需要。因此,它具有一种为霸权主义进行政治服务的工具性质。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西力政治发展理论的目的是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一条政治发展道路,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按照他们所设计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一套西方式的价值体系。理论的本质是把发展中国家重新纳入以美国为霸主的新殖民主义体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国。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对政治的理解而界定。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就要求在研究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来揭示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各种国家形态更替和政权组织形式变化的规律; 研究国家活动和职能,及其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 研究国家制定政策,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其他各

种政治关系和间题的力一式和力法。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以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为核心。这虽然突出了政治学研究的重点,但又绝不能把政治学仅仅限于对国家问题的研究,或者说政治学就是国家学。因为这样做容易使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失之过窄,无法将政治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因素包容进去。

所以,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作这样的表述,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这种概括既突出了政治学的研究重点,即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公共权力,又能顾及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和具体性.

3. 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这种类型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而划分的:

(1)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它以专制卞义与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而且,大多数社会成员都用一种带有迷信色彩和宿命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政治体系,认为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缺乏个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领袖崇拜、宗教信仰往往成为它的突出特点。在这种政治文化中,传统的价值原则居统治地位,人们向往过去,缺乏适应新环境的创造力。

(2)与此相反,现代政治文化是与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它具有下列几个特征:

①民主政治与平等自由的观念构成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与此相适应,政治体系保障广泛的政治参与;

②社会大多数成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勇于革新与开拓,他们对政治体系和世界表现出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成为政治文化的主流;

③开放意识与创新精神成为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面向未来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当然,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因此,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4. 简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两种主要形式?

【答案】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的两种主要形式为:

(1)议会共和制

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采取议会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

(2)总统共和制

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

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但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与议会、最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力是平行又相互制约的,因此也称之为“二元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它首先出现在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此外,现代资产阶级国家还有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的政体。前者的典型为法国。

5.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答案】法学是研究法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以人类社会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一一法律为研究对象。由于政治与法律都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现象,因而法学与政治学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历史上,政治学和法学曾经长期处于彼此不分的状态。19世纪以后,政治学和法学各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由于许多问题如民主和法治、立法与决策、分权和制衡、国家、政党制度、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政治参与和决策程序等,均具有政治学和法学的两方面内容,所以政治学和法学两者之间的联系,仍然非常密切。

(2)政治学与法学研究范围和重点是不同的。政治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权力是其研究的核心,特别是公共权力以及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各类现象。而法学的研究对象则以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重点,即研究立法、执法、守法、司法中人们权利和义务界限的确定、规范化、制度化以及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等一系列活动。

总的来说,由于法是政治权力意志和政治权利的法定规范化,是进行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规范和手段,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政治,政治必须采取合法性的形式,有规则和有秩序地运行,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政治学和法学也就具有必然的联系。特别是像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等学科,本身就兼具政治学和法学的双重性质。

6. 非马克思主义国家主要有哪些代表观点?

【答案】国家一直是政治学家和思想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关于国家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主要有:

(1)社会共同体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古罗马的西塞罗认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结合而成的组织体。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在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眼中,国家通常被看作是特定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说把国家看作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这一说法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没有把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区别开来。

(2)管理劳动说

管理劳动说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阶段联合劳动的需要。按照他们的看法,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工具简陋,社会御洪抗旱的能力低下,所以,组织这些重大工程和活动,需要特定的组织和人员集中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组织和管理这些劳动的需要,导致了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