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烟台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939农业经济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哪些问题?

【答案】(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的问题

①依赖现象十分突出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希望政府资金扶助,依赖现象十分严重,且依照政府部门来设置机构,行政化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不想办法在筹备阶段就要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否则无法启动。

②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

农民专业合社人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首先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最后是由于它们多数停留在种植、养殖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合作层次不高。

③办社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很少围绕“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足5%。

④融资渠道狭窄,举步艰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组织,一般自有资金来源于入社农民缴纳的会费,资金实力非常有限,融资渠道相当狭窄,季节性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各类商业银行基于专业合作社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出于自身资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

⑤内部运行机制极不规范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小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虽然在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

(2)对策与建议

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章程,强化企业化管理;

②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发展力度;

③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

④拓展服务功能,引进先进设备,切实提高科技含量;

⑤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

⑥革新金融体制机制,完善融资渠道。

2. 为什么政府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会出现政策目标的多元化?

【答案】市场机制失灵提出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大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但在实际监管执行过程中表现为目标的多元性。原因包括:

(1)只注重保护城市消费者的利益

因为城市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较高; 食品的加工营销企业集中在城市,政府便于管理,但对广大的农村市场却疏于管理。

(2)注重提高本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对出口的食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要求却小严格。

(3)注重保护农业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重视食品质量的时期,一也到了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会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政府需要增加相关的财政支出或对此提供补贴保障农民收入。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食品安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危害等,也被纳入食品安全管理的目标。

(5)注重解决最为迫切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一系列问题,一些国家政府难以全面监控,因而注重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政策目标的多元化还可能产生相互之间的矛盾,政需要府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协调。

3. 了解近代合作社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答案】(1)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无政府合作社思想

①作为政治的国家应该取消,它的任务只是评价经济关系公平合理;

②要废除以特权和垄断造成的不平等,建立以劳动为根据的公平交换,使个人和家庭获得全部劳动果实;

③要建立交换银行,实行按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在交换银行之下附设两个会,一个办理生产,一个办理消费,两会联合办公,一方面按照相互帮助的原则组织生产团体满足需求,一方面组织原料供应和制成品消费者。

(2)以路易·勃朗和斐迪南·拉萨尔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主义合作社思想

路易·勃朗著有《劳动组织论》,主张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合作,认为这种生产合作组织是从资本家的压迫下救出劳动者的好办法; 劳动者虽有组织生产合作的能力,却没有与资本家对抗的财力,因而必须请求政府拨专款进行建设。

斐迪南·拉萨尔认为,只有组织生产合作社,使劳动者自身成为办社的企业家,才有助于劳动者的解放。

(3)以威廉·金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威廉·金认为合作社是推翻资本主义和破除工资制度的有力工具,劳动、资本和知识二者看作是合作社的三大要素,主张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阶级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办合作社。

(4)以季特为代表的尼姆学派的合作社思想

①社会的改造需要合作而无需革命,主张建立消费合作社;

②消费是日的,一切经济组织日标全在消费,生产不过是手段;

③在组织完善的制度里,生产应该为消费服务;

④不主张废除私有则产制,但反对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⑤在农业方面,主张耕者有其田;

⑥在工业方面,主张借合作社力量把财产变成集团公有。

4. 了解人们对合作社的不同理解和定义。掌握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作社的定义和中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

【答案】(1)德国经济学家李弗曼认为合作社是以共同经营业务的方法,并以促进或改善社员家计或生产经济为目的的经济制度。

(2)德国经济学家戈龙费尔德认为合作社是中小经营者基于自己意志的结合; 由于共同对私有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实现社会政策目标。

(3)马克思、列宁认为,合作社就是生产者联合劳动的制度,要以这种制度代替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4)美国合作经济学家巴克尔认为合作社是社员自有自享的团体,全体社员有平等的分配权,并以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额为依据分配其盈余,合作社是与私人企业、公司制企业不相同的一种事业。

(5)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作社的定义是,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

(6)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5.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答案】(1)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

①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并非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不可能形成和保持国际竟争优势。

②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因此有效地配置资源,使社会各种资源获得最大限度地利用是国民收入最大化的充分条件。

(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

①比较优势理论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竟争优势理论研究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问题。 ②比较优势理论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是价格竞争; 竞争优势理论的市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