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集美大学音乐学院928中外音乐史[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维塔利

【答案】维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 1632~1692)是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作有大量的声乐作品,他的器乐作品尤其值得关注。他生前出版了4卷合奏奏呜曲和5卷合奏舞曲,这两类不同的器乐曲后来分别被称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他是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的奠基人之一。

2. 维也纳古典乐派

【答案】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活跃于维也纳一批德奥作曲家的总称,包括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等人。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创作的成熟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在继承欧洲专业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革新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们的作品堪称后世音乐的楷模,是18、19世纪之交的西方音乐高峰。

3. 轻歌剧

【答案】19世纪法国歌剧体裁。它规模较小,轻快活泼,以浪漫情节为题材,音乐写作常采用流行曲调,带有讽刺滑稽的性质。代表作曲家为奥芬巴赫,他作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等轻歌剧。

4. 古钢琴

【答案】盛行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器种类的统称,通常有楔褪键琴和羽管键琴

,形制较小,音量有限,适合室内演奏; 羽两种。楔褪键琴用铜楔击弦发音,又称“击弦古钢琴”

,形制大型,多有两层键盘,发音洪亮,音色清脆,管键琴用羽管拨弦发音,又称“拨弦古钢琴”

在巴洛克时期常担任通奏低音乐器。古钢琴在18世纪晚期逐步被近代钢琴所取代。

5. 舒伯特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主要创作集中在艺术歌曲领域,被誉为“德奥艺术歌

,代表作有《鱼》曲之王”《野玫瑰》《菩提树》《魔王》等。写有9部交响曲、大量钢琴奏呜曲和室内乐作品,并且创导了浪漫主义抒情钢琴小品如“音乐的瞬间”。

6. 曼海姆乐派

【答案】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当时曼海姆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

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以约翰·斯塔米茨(Johan Stamitz , 1717~1757)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称为“曼海姆乐派”。他们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一行板一小步舞曲一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在乐队编制E ,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7. 斯托克豪森

【答案】德国作曲家。学于科隆高等音乐学校,后赴巴黎师事梅西安与米约,50年代起在科隆广播电台工作,制作了《电子音乐练习曲I&II}而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电子音乐作曲家。他积极探索20世纪后半叶的新音乐流派,为月个乐队而写作的《群》为空间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钢琴曲XI 》则异示出随机音乐的观念,此外还涉足整体序列音乐、音色音乐、世界音乐等。

8. 抒情歌剧

【答案】19世纪法国歌剧种类。规模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常采用浪漫主义文学题材写作,讲求真挚情感代表作有托马斯的《迷娘》、古诺的《浮士德》和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

9. 《彼得. 格兰姆斯》

【答案】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创作的三幕歌剧,根据英国诗人克莱伯的诗篇《自治村》编写剧本。剧情大意:某渔村性格粗鲁孤僻的渔夫彼得·格兰姆斯两次被怀疑杀害雇工,为村民所不容,最终精神错乱的渔夫驾船远航自沉。这是一部心理分析剧,描绘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认为是作曲家乃至英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10.利盖蒂

【答案】奥地利籍匈牙利作曲家,曾就学于李斯特音乐学院,在科隆电子音乐实验室工作过。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管弦乐曲《幻影》和《大气》为其树立国际声誉,作品都以巨大的微复调织体创造出精细微妙的音色层次变化,代表作还有《安魂曲》、室内管弦乐《分支》和电子音乐作品《滑奏》等,是巴托克之后最重要的匈牙利作曲家。

11.托卡塔

【答案】托卡塔(toccata ):卷为触键,最早见于16世纪的琉特琴谱,16世纪末应用于键盘乐器,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它的技巧性比较高,特别是脚键的运用; 经常采用模进、模仿对位的手法进行写作; 一般包括若干段落,在慢速和快速之间交替; 常以慢速的狂想曲开始,并与随后比较严格的赋格段落形成对比,因此托卡塔也被称为“带赋格的前奏曲”。

12.奏鸣曲式

【答案】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呈示部包含在调性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部和副部,它们是全曲的核心主题; 展开部发展呈示部出现过的主题,调性频繁转移,极大地造就戏剧紧张度; 再现部重现呈示部主题,但所有主题全部统一在主调上,形成音乐戏剧的完满解决。

二、填空题

13.在交响诗《前奏曲》中,李斯特创用_____手法,即使一部交响诗中的所有主题音调都来自于一个动机源头,根据音乐发展的需要各主题进行变形呈现。

【答案】主题变形

【解析】李斯特的标题音乐创作手法特征体现在交响诗《前奏曲》中创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即引子中出现的疑问动机“do-si-mi" ,在各段落中加以变形,使全曲既对比又统一。这种手法,在李斯特的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对后世作曲家也有很大影响。

14.格里格根据挪威现实主义诗人易卜生的同名戏剧所作配乐《_____》讲述了挪威传说中的一个浪荡子的一生冒险经历,后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共包括8首乐曲。

【答案】培尔·金特

【解析】《培尔·金特》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同名诗剧所写的配乐,《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传说,它通过纵垮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

15.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杰作有:罗西尼的大歌剧作品《_____》、贝里尼的歌剧《_____》和多尼采蒂的半正歌剧《_____》。

【答案】威廉·退尔,诺尔玛,拉美摩尔的露契亚

【解析】《威廉·退尔》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两尼干19世纪,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诺尔玛》原为二幕正歌剧,也有编成四幕演出的,罗马尼编剧,

贝里尼谱曲。三幕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三幕歌剧是多尼采蒂最有名的作品,属于半正歌剧。

16.浪漫主义时期产生了一些钢琴小品新体裁,如舒伯特首创的和门德尔松首创的_____和门德尔松的_____。

【答案】音乐瞬间,无词歌

【解析】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独奏音乐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许多作曲家都将钢琴特性小

,并分别首创、移植、复兴、发展了相应的体裁。令人瞩目品作为他们钢琴音乐创作的“主阵地”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舒曼的《幽默曲》,的品种有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即兴曲》、《新事曲》

,勃拉姆斯的《狂想曲》等。 肖邦的《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