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812音乐学基础(中、西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布克斯特胡德
【答案】巴洛克时期丹麦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对17~18世纪德国北部的管风琴音乐影响巨大。主要以教堂音乐闻名,作有弥撒曲、康塔塔、圣母颂歌等,管风琴曲是他最重要的器乐创作,大量运用众赞歌前奏曲、托卡塔与赋格等体裁,直接启示了巴赫的管风琴音乐创作。
2. 交响乐
【答案】交响乐是指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它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在交响乐发展史上出现了三位巨匠: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他们对于交响乐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交响乐形式规范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代表作品是《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
3. 第二维也纳乐派
【答案】以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及韦伯恩为代表的表现主义作曲家群体,又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师徒月人都出生干维也纳,并且在音乐创作中彻底瓦解17世纪运用以来的调性体系,创用“十二音体系”的全新作曲法,使他们在20世纪作曲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4. 电子音乐
【答案】电子音乐指作曲家利用电子设备发声或用电子手段处理音响而制作的音乐。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音乐、合成器音乐和不! 一算机音乐。
具体音乐,指用录音技术将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作为素材录制下来,进行剪辑和复合处理后,形成音乐。法国工程师舍费尔是具体音乐的先锋者,代表作《铁路练习曲》是作曲家在巴黎火车站录制的列车奔驰声加工形成。
60年代,电子音响合成器出现,在此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布克拉和苏博特尼克,苏博特尼克用“布克拉”合成器写作了合成器音乐《月亮里的银苹果》。
计算机音乐,通过输入指令进行编程来完成作曲全过程,无限扩展了音乐创作的潜能,计算机不仅能生成音响,还能精确地组织和变化各参数,并简化音乐制作过程,是迄今为止最灵活的作曲下具。
5. 《阿依达》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埃及背景的法国大歌剧作品,剧情讲述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掳至埃及后,她与埃及将军拉达梅斯的爱情与爱国利益间的冲突,最终二人共同殉情。歌剧有效运用“主导动机”对人物性格心理进行刻画,并有许多出色的唱段,如“圣洁的阿依达”“祝你凯旋归来”等。
6. 柴可夫斯基
【答案】19世纪俄罗斯作曲家。创作丰沛,涉及交响乐、戏剧音乐、标题音乐、室内乐、独奏和独唱音乐各领域,将俄罗斯民族素材与西方专业作曲技巧完美地结合。代表作有6部交响曲(如《第六交响曲“悲怆”》, 11部歌剧(如《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3部芭蕾舞剧(如《天鹅湖》)、标题序曲(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7.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答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交响曲,受帕格尼尼之托写作,作品描写了贵族青年哈罗尔德游历的经历与感受,融人了作曲家本人漫游阿布鲁奇山的回忆。全曲四个乐章,由中提琴独奏的反复主题代表哈罗德尔的“固定乐思”。
8. 音乐的瞬间
【答案】规模较小的器乐曲,主要为钢琴独奏曲,由舒伯特首次运用,他写有6首“音乐的,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也写作过该体裁。 瞬间”
9. 英国牧歌
1560年意大利牧歌开始在英国流传,【答案】英国牧歌是在意大利牧歌的形式上发展而来的,
1588年由尼古拉斯·杨(Nicholas Yange)翻译成英文的《阿尔卑斯山南的音乐》(Musica Transalpina)歌集的出版,促进了英国牧歌的发展,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牧歌开始盛行。与意大利牧歌相比,英国牧歌大概只发展到第二阶段,重要的代表作曲家是托马斯·莫利(Thomas Money)。英国牧歌大体上与当时的教会音乐没有什么差别。它风格上属于对位风格,声部从二声部到六声部不等,以五声部为主; 内容上多为田园性或抒情性的诗,常常具有幻想性质,用英文作歌词; 音乐上,音符总是尽可能地与文字意思相符合,和弦式的段落与对位式的段落交替出现,节奏性强,常变换拍子。
10.F. 库泊兰
,生前在凡尔赛宫任【答案】17~19世纪法国键盘乐音乐世家中最著名者,世称“大库泊兰”
皇家答:管风琴师,创作了键盘乐曲、器乐重奏及教堂声乐。他的200多首羽管键琴曲组合成27
,他还写作了最早的套组曲,技巧娴熟、精致动人,部分有引人人胜的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
论述演奏法的理论书《羽管键琴演奏艺术》。
11.《被出卖的新嫁娘》
【答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三幕歌剧。剧情叙述青年叶尼克与玛申卡相爱,但媒人用三百金元诱惑叶尼克出卖自己的新娘,欲使玛申卡嫁给财主的痴呆儿子,叶尼克将计就计,与玛申卡终成眷属。这是斯美塔那民族歌剧的杰作,以捷克语撰台本,用宣叙调演唱,有浓郁的波希米亚风格。
12.泰勒曼
【答案】泰勒曼(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处在巴罗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前卫”作曲家。作有600首意大利风格的序曲,44首受难曲,12套礼拜乐,40部歌剧及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他提倡音乐要接近民众,要为多数人而创作; 他的创作突出主调音乐的特点,促进了音乐从巴罗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培养市民的音乐素质,:从事社会音乐教育下作,
创立了大学生音乐社团,把教堂音乐搬上市民阶层的舞台。
二、简答题
13.“巴罗克”一词的含义及时间划分。
【答案】(1)含义:
巴罗克(baroque ,又译:巴洛克)一词源自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人们曾用该词来形容17、18世纪建筑物中装饰性的风格,后来巴罗克一词随着时间变化,成为一个时代风格的代名词。在艺术史上,巴罗克风格是指17、18世纪一种华丽的建筑风格,表现为精密的雕刻、弯曲的线条和夸大的装饰,这种风格明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衡风格形成对比。
(2)时间:
音乐史中通常将1600~1750年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称为巴罗克时期。即从第一部歌剧诞生开始到巴赫去世为止。
14.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世俗音乐的发展。
【答案】(1)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世俗音乐以“名歌手”(Meisterainger ,也译为“工匠歌手”)为代表。“名歌手”来自市民阶层,他们沿袭了中世纪恋诗歌手的传统,有自己的行会,定期举办唱歌比赛,演唱的歌曲为单声风格,内容一般与《圣经》有关。代表人物是汉斯·萨克斯(H.Sachs , 1494~1576)
(2)文艺复兴时期在德国产生了一种独唱歌曲——利德(Lied )。它是16世纪时结合佛兰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