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液病主治医师题库>病因学及发病机制题库

问题:

[单选,B型题] 坏死性小肠炎()

A . 洗肉水样大便
B . 稀烂便伴下腹痛
C . 血便伴里急后重
D . 稀水便伴脐周痛
E . 腹泻与便秘交替

急性肠炎() 洗肉水样大便。 稀烂便伴下腹痛。 血便伴里急后重。 稀水便伴脐周痛。 腹泻与便秘交替。 男性,27岁,农民。11月23日以"发热、头痛、腰痛2天"入院,自行口服"感冒药"无好转。查体:醉酒貌,腋下见条痕状出血点,上腹部压痛。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 A.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中小动脉的局灶性坏死性全层血管炎。 皮肤细小血管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血管炎病。 微血栓形成。 同步电击复律的同步触发装置利用患者心电图中的R波来触发,在心动周期的哪一时期发放电流,可使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 A.绝对不应期。 B.除极期。 C.相对不应期。 D.复极期。 E.超常期。 不符合阵发性心动过速特点的是() A.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 B.由3个或3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早搏形成。 C.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D.根据异位节律点的部位分为房性和室性两类。 E.心律基本规则。 男性,20岁。工人,2周来发热,体温逐渐升高到39.4℃,畏寒,无寒战,不出汗,伴食欲缺乏,腹胀,稀便,听力下降。体格检查:表情淡漠,舌背白腻苔,胸背部有数个0.5cm大小淡红色丘疹,压之退色,肝脾肋下均可扪及。该患者感染本病的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 坏死性小肠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