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809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固氮。
【答案】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藻类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固氮酶复合物把分子氮变成氨的过程。
2.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一种解释信号传递的理论。含氮激素首先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受体将激素信号通过另外的物质传递到细胞内,信号逐级放大后产生各种细胞内反应,如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途径,这种传递激素信号的物质叫做第二信使,如
3. 主动运输。 等。
【答案】主动运输是指细胞消耗代谢能量,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物质跨膜的运送方式。它需要膜上有特殊的载体蛋白存在,和一个自发的放能反应相耦联。
4. 脂质(lipid )
【答案】脂质又称脂类,是由脂肪酸(以上的)和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如乙醚、丙酮及氯仿等。
5.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答案】错义突变是指在蛋白质编码区,突变的密码子编码不同的氨基酸,突变结果导致一种氨基酸残基取代另一种氨基酸残基的点突变。
6. 核酸。
【答案】核酸是指由单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而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它可以分为DNA 和RNA 两类。
7. 协同运输。
【答案】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浓度梯度。
8.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答案】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凝胶过滤层析)是指利用具有一定孔径范围的多孔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即固定相的网孔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样品成分具有不同的阻滞作用,使之以不 同的速度通过凝胶柱,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凝胶过滤又称
“分子筛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
二、单选题
9. 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变化小于多少时测得的速率为反应的初速率?( )
A.0.1%
B.0.5%
C.1%
D.2%
E.5%
【答案】D
【解析】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变化小于5%时测得的速率为反应的初速率。
10.DNA 的变性是指( )。
A.DNA 双螺旋结构的破坏
B. 磷酸二酯键断裂
C.DNA 双股链解离
D.DNA 空间结构的破坏
【答案】C
11.下列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是( )。
A. 睾酮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素
D. 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A
12.注射时用70%的酒精消毒是使细菌蛋白质( )。
A. 变性
B. 变构
C. 沉淀
D. 电离
【答案】A
13.线粒体ATP/ADP交换载体在细胞内的作用是( )。
A. 需能传送
B. 促进传送
C.ATP 、ADP 通道
D.A TP 水解酶
【答案】C
【解析】由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是合成A TP 的主要场所,而细胞很多利用A TP 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在细胞质中,要将线粒体内合成的A TP 进行跨线粒体内膜运送,需通过分布在线粒体膜上的A TP/ADP交换体进行,通过呼吸作用形成的跨线粒体膜的膜电位(内负、外正)使A TP/ADP交换体易于向外运输A TP , 向内运输ADP 。
14.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的正确性取决于( )。
A.RNA 聚合酶核心酶
B.RNA 聚合酶因子
C.DNA 解旋酶
D.DNA 拓扑异构酶
【答案】B
15.遗传密码的通用性是指( )。
A. 不同氨基酸的密码可以互相使用
B. —个密码可以代表两个以上的氨基酸
C. 密码中的核苷酸可以相互交换
D. 密码中三个核苷酸的位置可以改变
E. 病毒、原核生物和人类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
【答案】E
16.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
酸被洗脱下来的次序为( )。
A. .
B.
C.
D.
E.
【答案】E
【解析】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氨基酸时,当提高洗脱液的和离子强度时,就降低了氨基酸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亲和力,所以各种氨基酸就以不同的顺序被洗脱下来。酸性和极性较大的氨基酸先被洗脱下来,接着被洗脱下来的是中性氨基酸,最后洗脱下来的是碱性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所以最先被洗脱下来;
基酸,最后被洗脱下来。
17.cro 基因的产物是一种( )。
A. 抗阻遏蛋白
B.DNA 结合蛋白
三种氨基酸,当提高洗脱液的和离子强度时,氨基是中性氨基酸,在之后被洗脱下来;是碱性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