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o 、e 、i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2.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分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只个词的读音是
有前后差别的。在汉语普通话中
解,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3.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音位与音位变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4.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
5.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方言? 什么是次方言和土语?
【答案】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特点。指包括和共同语相同点在内的、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整个系统。它在方言区内部具有全民性,是这个地区内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方言是由于一个社会内各地区不完全的分化或是几个社会间不完全的统一而造成的。
次方言和土语:语音、词汇、语法间的分歧也可能存在于一个方言区的内部各地区之间,这样,一个方言就可以分为若干个次方言,一个次方言内不同城镇的居民又可能操不同的土语。
7. 请举出“美”“低”“下”“关”等多义词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各一个。
【答案】“美”的同义词是“漂亮”,反义词是“丑”。
“低”的同义词是“矮”,反义词是“高”。
“下”的同义词是“结束’”反义词是“上”。
“关”的同义词是“封锁”,反义词是“开”。
8. 什么是后缀与词尾? 举例说明两者有什么同异。
【答案】(1)后缀与词尾
后缀是指茹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是一种构词语素。例如汉语的“小刀子”“瓦盆儿”中的“子”“儿”,英语的"reader" , "voiceless" 中的"er" 、"less" 都是后缀; 而词尾则是相对于词干说得,是一种构形语素。后缀和词尾就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是:
(2)后缀与词尾的同异
①相同点
后缀和词尾都茹附在词根或词干上,都是附加语素。
②不同点
a. 构词作用不同,词尾不能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比如work 是词根,worker 中er 就是词缀,由动词“工作”变为了名词“工人”。而workers 中“-s ”就是词尾,表示复数,但是并没改变工人这个词的词汇意义。
b. 构词位置不同,词尾一般是附着在词根后面的不成词语素,而词缀虽一般也是在词的尾部,但是在有词尾的情况下,词缀必须放在词尾的后面。
c. 意义不同,词缀一般都只具有语法意义,不具有实在意义,而词尾一般含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9. 举例说明什么是国语。
【答案】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可能包括许多不同的民族的全部,也可能只包括某些民族的一部分)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内部的交际,也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有些人把这种语言和单民族国家内广泛通行的语言称做国语。例如中国的汉语、苏联的俄语、柬埔寨的高棉语、南斯拉夫的塞尔维巴语都是这种共同的语言。
10.请举例说明近几年来网络词语的特点。
【答案】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几年来,网络词汇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词语最大的特点。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膛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造性体现在词汇上就是对己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
(2)形象性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
(3)诙谐性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络常为有闲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 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
(4)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