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808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平衡积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 )与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诺顿(DavidNorton )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绩效考核模型。它由四个方面的指标组合成一个结构化的指标体系,并且各个方面的指标之间有着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其相互驱动的效果又紧密结合并支持组织的战略。它对绩效的价值判断认为,好的绩效一定是整体性的,单方面做得好不能说明问题,四个方面要取得绩效效果的相互平衡,这也正是该工具命名的由来。其四个方面的指标设计分别针对着四个问题的回答:
①财务方面回答怎样满足股东的要求;
②内部经营方面回答组织必须在哪方面擅长或精专;
③学习与成长方面回答如何使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④客户方面回答怎样满足客户的要求。
2. 目标效价
【答案】日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3. 闭环MRP
【答案】闭环MRP 是指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除了物料需求计划(MRP )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 ,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MRP 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外,还必须满足企业生产能力的约束条件。基本MPR 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即闭环MRP 。
4. 管理技能; 概念技能
【答案】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它分为三类:
①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技能、市场营销人员的产品营销技能、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技能等;
②人际技能。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
③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
二、简答题
5. 有效的管理要求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与分权合理地组合? 请举例说明。
【答案】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上一定程度的集中; 与此相对应,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上一定程度的分散。
在组织管理中,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绝对的集权或绝对的分权都是不可能的。成功的组织是将集权与分权合理组合起来的组织。确定一个组织中集权与分权的合理程度,需要考虑以下儿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组织环境条件与业务活动性质。如果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处于经常变动之中,组织的业务活动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情况就要求实行较大程度的分权。反之,在稳定的环境和开展常规性业务的组织,则可以实行较大程度的集权。
(2)组织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广度。组织规模较小时,实行集权化可以使组织运行效率比较高。随着组织规模的扩人,就要求组织向分权化的方向转变。
(3)决策的重要程度和管理者的素质。一般而言,涉及重要的、影响面较大、影响时间长的决策,宜实行集权,重要程度较低的决策则实行较大的分权。组织中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则分权具备较好的基础。
(4)方针政策一致性的要求和现代控制手段的使用情况。鉴于集权有利于确保组织方针政策的一致性,所以在面临重大危机和挑战时,组织往往会采取集权的办法。另外,拥有现代化通信手段和控制手段的组织,会呈现两个方向的变动:一是重要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可以实行更大程度的集权,而次要问题的决策则倾向于更大程度的分权。
(5)组织的历史和领导者的个性。严格地说,这些是对组织集权或分权程度的现实影响因素。如果组织是在自身较小规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发展过程中亦无其他组织的加入,那么集权倾向更加明显。相似地,如果组织中有个性较强和自信、独裁的领导者,往往喜欢其所辖部门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运行,这时就容易出现集权状态。对这些现实的影响因素,应该辨证地加以对待。现实的未必是合理的,但现实的往往是不得不屈从的。
6. 解释审计控制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审计控制。
【答案】审计是指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审计控制的类型及其内容主要有:
(1)外部审计是指由外部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
(2)内部审计是山企业内部的机构或山财务部门的专职人员来独立地进行的,内部审计兼有许多外部审计的目的。它不仅要像外部审计那样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要分析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合理; 不仅要评估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要检查和分析企业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不仅要检查目前的经营状况,而且要提供改进这种状况的建议。
(3)管理审计是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健康程度。
7. 为什么说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应该是稳定与变化的统一?
【答案】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面对逐渐成熟的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如不能及时作出适应性调整,则可能被市场淘汰,而变化过于频繁则可能引起组织的混乱,网络化的层级结构在组织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使各个工作单元能迅速调整层级结构,从而组织框架以及决定这个框架的经营领域是相对稳定的,而框架中的各个工作单元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则经常进行适应性调整。
8. 危机爆发后的管理控制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危机爆发后的管理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危机辨识
危机辨识不仅包括危机爆发后迅速识别危机有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冲击从而尽可能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以尽量减小危机损失,更应包括危机爆发前捕捉危机信息,尽可能采取早期的预防和消解行动。
(2)危机消解
危机性事件一旦爆发,管理层就应迅即采取行动,防止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蔓延。危机管理的关键是行动的及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要达到缩减危机冲击的目标,行动的迅速性可能比行动的正确性更加重要。
(3)企业与外部公众以及内部员工的信息沟通
危机爆发后,不仅受事件直接冲击的利益主体急需了解事件的真相,危害程度、企业的态度特别是企业目前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其他公众也非常希望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企业在不影响商业机密或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必须心有诚意地及时迅速传递真实的信息。真实信息的传递,不仅反映了企业真诚的态度,而且可以避免企业不同部门在与外部接触时可能出现的不一致以及因此而可能导致的各种猜疑。
(4)努力从危机中学习
努力从危机中学习要做到以下二点:
①在危机中发现和挖掘机会;
②通过危机管理的实践掌握危机管理的一般规律;
③要通过危机管理的总结,找出企业目前经营中可能还存在的隐患,尽早采取防范措施,为企业今后的健康经营提供保障。
三、论述题
9. 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 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 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答案】(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有其历史必然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革命以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所发生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当中出现的新概念,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人们开始重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