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813民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之《经济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使用权划拨

【答案】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者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2. 证券交易所

【答案】证券交易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设立的,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证券交易所既不直接买卖证券,也不决定证券价格,而只为买卖证券的当事人提供场所和各种必要的条件及服务。

3. 市场绩效

【答案】市场绩效是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市场效果评价。市场绩效成为研究者政策建议的依据,也是决定反垄断措施的基础。市场绩效的评价,大多集中在资源利用效率、技术进步和分配公平等方面。

4. 犯罪的间接故意

【答案】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用公式表示即为“可能发生+放任发生”。在认识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在意志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简述题

5. 简述审计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作用。

【答案】(1)审计法概念

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2)审计立法:

①表现于宪法之中; ②专门的审计法律、法规。

(3)审计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①审计法,是指调整审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审计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开支,以及其他依照该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

支,都应当接受审计监督,

(4)审计法的作用

①经济方面。通过审计,查出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同时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直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同时,着眼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政治方面。从政治方面说,通过财务审计并且处理违法案件,对于打击违法犯罪、教育干部群众、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作风、促进廉政建设,具有直接作用。

(5)审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①经济责任审计进入全面推进、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②加大审计的力度和透明度。

6. 简述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计划调整的条件。

【答案】(1)计划批准后,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应积极组织实施,各企业和基层单位应切实按照社会需要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涉及指令性计划的单位应保证计划的完成,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修改或拒不执行。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法定程序正式批准后便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作修改或调整。只有遇到下列特殊情况时,才能修改或调整计划:

①发生特殊重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原定计划任务完成的;

②发生未能预料的重大情况,必须改变计划的;

③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生活;

④发生其他特殊重大情况,必须改变计划等。修改或调整计划必须由原计划审批机关批准。

一、名词解释

1. 并表监管

【答案】并表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整个银行集团,包括其境内外所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所有业务和风险,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并表监管在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中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实现跨国银行有效监管的基石,是跨国银行监管诸原则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基础原则。

2. 保证金制度

【答案】期货保证金,是指期货交易者按照规定标准交纳的用于结算和保证履约的资金。保证金制度的实施,降低了期货交易成本,交易者只需缴纳很小比例的保证金而不需要足额交纳货款就可以买卖期货合约,发挥了期货交易的资金杠杆作用,促进了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

3. 调制法定原则

【答案】调制法定原则,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使政府的调控纳入法制轨道,必须在宏观调控法中确认政府依法调控的法定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政府及其调控职能部门的调控主体资格法定,明确它们各自的法律地位; 各类小同宏观调控主体所享有的宏观调控权力法定,严格要求宏观调控主体在法律赋予的调控权范围内活动,禁止假借调控之名,侵害受控主体的权益,保障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 政府调控方式与程序的法定。

4. 存款保险

【答案】存款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基本特征:关系的有偿性和互助性、时期的有限性、结果的损益性、机构的垄断性。

二、简述题

5. 个人所得税法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以个人(自然人)收入或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2)个人所得税的内容

①纳税义务人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需就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和境外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元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仅需就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所得共有11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