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道:“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这段材料说明() A.作者经历圆明园遭劫,是第一手史料。 B.夷人毁坏圆明园过程中也有国人参与。 C.圆明园最终毁于某些中国人趁火打劫。 D.清政府尚未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领事裁判权。 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敬畏了”。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 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取的思想解放作用。 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甲午战争使日本以强兵走向富国,2014年又是甲午年,日本右翼期盼“甲午神奇”能出现。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