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西欧大陆宪法普遍表现为强大的王权与软弱的议会并存、中央集权的倾向明显、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相当的限制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的坚定性。”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宪法是()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61年俄国《二一九法令》。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18世纪,德意志诗人席勒曾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德意志在哪里?后来,推动解决这个历史性问题的主要动力是() A.德意志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 B.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 C.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市场统一的需要。 D.普鲁士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
法兰西共和之路异常艰难,被称为“一票共和”,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之规定,法国总统()①有权任命文武官员②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③是军队的最高统帅④有权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甲午战争使日本以强兵走向富国,2014年又是甲午年,日本右翼期盼“甲午神奇”能出现。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