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山东省作为人口多经济发展快的教育和体育大省,具有开展排球运动的良好群众基础。山东省曾为我国国家男女排球队及其他省市专业(职业)排球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排球人才,先后涌现出很多知名的排球运动精英。目前山东省有大学排球高水平运动队12支,市级体校 17 所,县级体校 32 所,排球传统项目中学52所。研究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主要要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性建议,结果表明: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是由五个层面即山东省大学排球高水平运动队;中学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青年二、三线队;地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县市级体育学校及构成。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运行模式呈现由体育部门主导的县、市级体校、山东省青年二、三线队三级培养层面及教育部门的中学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大学高水平排球运动队两级层面的松散型结构。这一模式虽然比传统的三级培养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为了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建议对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将两个部门主导的松散型结构转变为紧密型结构,即县、市级体校进入排球传统项目中学;山东省青年二、三线队进入大学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增加大学高水平排球队的数量提高训练能力,每所排球传统项目中学向下辐射5—8所小学,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国家队)的培养模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