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500西方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遇互动
【答案】社会机构外互动是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戈夫曼把这种互动称作“相遇”,认为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
2. 二元社会结构
【答案】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甲发”国家和“迟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3. 参照群体
【答案】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4. 理性命题
【答案】人类的社会行为不是单纯的刺激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获得该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
这一命题的中心内容是“价值选择”。但价值并不是行为的最佳解释,有时人们可能在没有确定价值的情况下冒险行动。因此,霍曼斯认为理性只是根据以往实现的或然率来决定潜在的期望价值。这样,理性原则就只是一种可能性的估计,只有在某种规律的情况下才适用。
5. 解释性理解
【答案】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由韦伯提出的。解释性理解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直接观察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十什么夕,,而解释性理解就是要寻求社会行动的“为什么”。
6. 社会集团
【答案】社会集团,它的理想类型是“联合体”。滕尼斯强调指出,对于联合体来说,最本质的东西是团体的组织形式而不是团体所确定的目的。联合体的出现,是因为众多的个体都具有建立联合体的意志和愿望,以便使他们的目的和意志通过确定的形式加以表达。联合体的组织形式是按照规章秩序建立的。联合体组织集中体现其成员的意志,同时根据多数成员同意的原则,对各种事务作出决定。
7. 专门社会学
【答案】专门社会学,是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中与一般社会学并列的社会学两大类别之一。专门社会学又包括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
8. 社会整合
【答案】社会整合,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社会学常论及的社会整合有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最先提出社会整合思想并致力于研究社会整合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整合概念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体系。迪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主要分析了社会整合形成的原因、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等二个问题。他认为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迪尔克姆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二、简答题
9. 韦伯有关“科层制”的主要思想。
【答案】(1)韦伯将科层制视为法理型统治的特殊形式,这也是他所认为的人类组织的合理形式。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的行政管理班子,是由单个的官员组成的,并呈现出以下特征:
①官员们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具有服从官职的义务。
②官员们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官员们的职务等级是按照集权体系所安排的固定有序的体系。
③官员们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并且有着与职务相对应的严格的权限规定。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统治者的地位的获得,或者是依据占有,或者依据选举,或者依据继承接班的指派。但无论来自哪种形式,统治者的统治权力都有合法的权限。
④官员们根据契约受命,即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组织运转依靠的是没有人情味的职责、规定和准则,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这是现代科层制的本质。
⑤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考试获得的、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官员的任命与提升所依据主要是的业绩。
⑥官员们获得固定的货币薪金作为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养老金。薪金的标准首先依据官阶等级原则,同时也依据与职位相对应的责任。另外,也会考虑到身份地位的因素。
⑦官员们把他们的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⑧官员们可看清自己的前程。官员职务的升迁依据年资或政绩,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取决十上司的评价。
⑨官员们在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资源分开,个人不得将职务占为己有。
⑩官员们要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2)韦伯认为,科层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统治形式,而且是未来社会和组织中统治形式的合理发展方向。他对科层制的优点大加赞赏,对其作用也大加肯定。在他看来,科层制所采用的建立在集权和档案制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精确、稳定、纪律严明,无论对统治者还是有关的人员来讲,都必须做到言而有信。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劳动效益。
在韦伯看来,科层制己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行为之中,并对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国家、教会、军队、政党、经济企业、利益集团、协会、基金会等等,这些现代的组织和团体的发展一般都是与科层制的发展和不断增强相一致的。在韦伯看来,不仅资本主义在其当时的发展阶段需要科层制,而且社会主义要达到同样的技术效率,也同样需要科层制这种组织形式。
(3)韦伯认为,科层制所具有集权的特征,并不妨碍民主精神在其中的孕育。科层制为了能从专业业务上最有资格的人当中招募人才,倾向于等级拉平化。
(4)韦伯对科层制又持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在对科层制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意识到其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例如,科层制所实现的效率是以忽视人们的精神与情感为代价的,科层制越是彻底地非人格化,也就越容易背离人的价值与尊严; 在这种统治形式下,对规则的绝对服从不仅容易导致人们的创造力和责任心缺失,而且容易滋长官员的独断专行和妄自尊大。
10.简述布劳的演绎体系。
【答案】布劳将建立一个演绎体系分为四个步骤:
(1)一个演绎理论必须由一系列命题所组成。
命题有两类,一类是分析性命题,即概念的定义。这种分析性命题无法用经验性研究去检验。另一类是合成性命题,它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一个演绎理论的前提通常既包括分析性命题,又包括合成性命题。然而,山这些前提所推导出来的定理、推论和预测都必须是合成性命题。
(2)一个理论所包含的全部命题必须形成一个由上而下的逻辑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所有低层次的命题都由高层次命题演绎而来。
(3)一个理论中最高抽象层次的命题必须包括一此无法由实证研究去度量的纯理论性概念。 布劳认为,如果在一个理论中找不到任何超出经验性研究范围的理论命题,这个理论就仅仅是实证研究的某种归纳,它不能提供任何新见解去解释实证研究的发现。
(4)在一个理论中,最低层次的命题中的全部概念都必须能够被转化为实证研究所需要的操作性变量。
否则,这个理论就无法做出可以检验的预测,或者说,这个理论没有证伪性。要做到这一点,一个理论的抽象概念就要被定义得足够精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