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1005外国社会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解组

【答案】社会解组,指的是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了式堆集的状态,它建立在杜尔克姆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独特看法上,这一看法以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为显著特征。

2. 安全阀制度

【答案】社会安全阀制度或体制是社会的一种机制,它通过潜在的社会冲突来维持一个群体。安全阀可以使过量的蒸汽小断排出,而小破坏整个结构,冲突也能帮助一个动乱的群体“净化空气”。科塞注意到,这样一个安全阀“可以充当发泄敌意的出口”,及时排泄积累的敌对情绪。

3. 后现代理论

【答案】后现代观念表现在文学批评、历史分析、哲学思考、建筑学、神学和社会理论等广阔的领域中。福柯是一位复杂的思想家,而不是纯粹的“后现代”论者。福柯的著述主要表现在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伦理学三个方面。此外还有布希亚,他对现代性进行的批判和对后现代性的勾勒。另外波兰犹太裔的英国社会学家鲍曼的后现代伦理。他们也被认为是后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4. 一般理论

【答案】一般理论是指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般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三层次论”的理论体系中的第一个层次。在苏联社会学的“等级结构”中,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般社会学理论处于该体系的最高层,它决定和把握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本质不同。

5. 派生物

【答案】派生物,是指意识形态、信仰和理论之类的东西,用来强调它们的“衍生性”、第二位性,来源于人类情绪的性质。派生物是相对易变的成分,是剩遗物的证明物,是辩护性理论,是一种信仰,是口头表示行为的可变因素。换言之,派生物是人们为了理性地说明其行为,为了求得大众情绪的支持而发表的意见、观点,或提出的思想、信念,信奉的哲学或杜撰的故事。

6. 独立性假设

【答案】布劳的第四个假设是独立性假设,即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中任何一种社会地位

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地独立于其他社会地位的影响。这个假设并不否认儿个社会地位参数会对人们的社会关系有共同的或是相互作用的影响。它只是强调人们之间只要不是任何社会地位都完全相同,那么不同的社会地位就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7. 适应(A )

【答案】适应,指系统必然同环境发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8. 南斯拉夫社会学

【答案】南斯拉夫社会学是指集通常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范畴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社会理论或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一支。因此,在南斯拉夫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国民教育中相当普及。南斯拉夫社会学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真正大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其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关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的大讨论; ②社会学的学科化和制度化的历程:③社会学的全面发展时期。

二、简答题

9. 简述帕森斯(TalcottParsons )的社会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答案】帕森斯把变迁分为社会系统本身的变迁和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变迁。在结构功能理论的框架下,他认为,系统内部的紧张、偏差行为和社会控制构成系统的变迁,系统变迁的方向是“适应性”的增强,即社会系统克服阻力而达到目标的能力的增强。帕森斯用进化来解释社会变迁,因此他的这种理论又被称为新社会进化论。

(1)i )白森斯用其系统理论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他提出社会进化的四个特征(或机制):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和价值普遍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的进化由分化开始,即社会由单一结构、功能多样的单位分解为结构复杂、功能专一的单位。这种分化会提高社会的适应力,因为分化导致了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分化和适应力提高带来系统的新的整合问题,而对新单位的包容是达到整合的途径。如果一个社会能包容新的单位与结构,它的基础将会更稳定、效率也会提高。同时,价值普遍化即对新单位的承认或给予合法化,有利于消除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冲突。

(2)帕森斯还将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中古帝国社会、“温床”社会和现代社会,并指出了各种社会的基本特征。原始阶段社会的主要特征是:①宗教具有重要地位; ②亲属关系强。在原始社会,社会、文化、人格等系统尚未分化,社会系统结构简单。中间社会的最大特征是语言文字的使用。这时期教会成为特殊的团体,并通过语言文字将社会组织合法化,予以肯定。社会集团出现分化,划分为不同的群体。现代社会阶段,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它们已达到了容纳和价值普遍化这两个进化阶段。他认为社会进化的现代阶段是社会进化的最后阶段,此后人类社会不会再有新的阶段,而只是现代社会在地理上的扩张,并形成一个“现代的”世界体系。

10.如何通过货币经济的发展理解齐美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观点?

【答案】齐美尔以货币经济的发展具体说明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齐美尔认为,货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朝着越来越理性化和非个人化的力一面发展,个人的选择性和价值在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忽视。像货币这种客观等价物和万能交换者,给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很大变化和影响。

①在任何类型的社会关系中,当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以货币为基础的强有力的契约关系之上,个人之问关系原来带有的那种个性和感情因素就不再发生作用,一切以道德为基础的因素都遭到排斥。货币成为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物。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成了物与物之间的交往。

②货币的出现使得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分离成为可能。各种文化的客体越来越多地相互联系起来,而与人的个性和情感的联系却日益淡漠。

③人们之间的结合与相互交往,逐渐成为纯粹是为了有限目的的结合与交往,在此之前不必有任何联系。高度专门化的个人,力图创造出一种有目的性的相互关系,斤斤计较和精于计算使整个社会关系都朝着非人格化的方向发展。

(2)正是在这种由货币所集中体现的现代文化矛盾的影响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表现为一种双重的关系,即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它脱离,但同时又与社会相对立。

11.统治的基本类型(韦伯)。

【答案】韦伯将实际存在的具有合法性的统治形式划分为二种类型,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1)传统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之上,这种统治类型主要存在于前现代社会。从传统型统治的组织情况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①缺乏按照事务规则确立的、固定的“权限”。

②缺乏固定的、合理的等级制度。

③没有自由的契约和相应的规定,用以确定官员的任免与晋升。

④缺乏专业的业务培训。

⑤官员没有固定的薪金和用货币支付的薪金。

(2)魅力型统治

魅力型统治建立在对具有超凡品质和特殊魅力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的基础之上。韦伯称,“魅力’应该是一个人的被视为非凡的品质。魅力型统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领袖人物的魅力能否被认可取决于被统治者,而且这种认可要经受实际的考验。先天具有魅力并不能成为统治合法化的原因。

②领袖人物的魅力要经受持久的考验。倘若他长久未能取得成就,尤其是他的领导没有带给被统治者以幸福安康,那么他的魅力型权威的机会就消失。

③魅力型统治的统治团体是一种感情共同体。它的行政管理班子不是根据等级观点而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