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西方社会学史(同等学力加试)之外国社会学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般社会结构
【答案】在一个存在异质性或不平等性的社会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遇到其他社会集团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而小是自己所属的社会集团或阶层的人。布劳由此导出了两条定理:
一个社会的异质性增加该社会各社会集团间的关系(定理2);
一个社会的不平等性越大,该社会中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等级上的人们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可能性越大(定理3)
2. 经验研究
【答案】经验研究是局部理论或具体社会学的任务。经验研究等同于实征研究。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在自然科学中,经验研究指采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法)对经验现象所做的研究,它强调知识的经验性和可检验性。在社会科学中,经验研究一般指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社会调查来搜集经验资料的研究,它有别于“图书馆研究”或文献研究。前者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而后者则间接地搜集第二手资料。经验研究包括调查研究、参与观察和社会实验。
3. 比较法
【答案】比较法是社会学采用的第一种方法。在孔德看来,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孔德认为,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这一方法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孔德在高度评价比较方法的同时,也指出了比较方法的不足,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
4. 社区
【答案】社区,是指有一定的区域性,与社会产生相互作用,且成员间有一种持续性的联系的生活共同体。主要有下列三种倾向:①类型学取向的特点是:把社区看做是更为广泛的关系或群体类型的体现; ②生态学取向的特点是:在社区研究中自然环境对社区结构和演化的影响占有突出的地位; ③结构功能主义取向的特点是:强调把社区视为内容相关的系统。一切社区研究都带有这一特点。
5. 整合(I )
【答案】整合,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
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6. 文化震惊
【答案】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 处理得当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7. 理论综合
【答案】多种综合并存:关注宏观与微观的综合:综合多采用对传统理论的重构: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
8. 传统型统治
【答案】传统型统治,是指那种统治的维持是靠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统治类型。韦伯勾u 了传统统治形式的一般特征。他指出,这是一种宗法制统治形式。在这里,统治者或主人是由传统的世袭制度决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力,并将这种权力不断地传给自己的后裔。这种统治具有很强的个人性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是一种主子与奴仆的关系。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保守力量,它主张永远维持先王或上帝的神圣秩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有任何改变。
二、简答题
9. 布劳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看法以及构成理论的方法论原则是什么?
【答案】(1)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看法
布劳认为,社会学家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揭示社会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一方面,社会哲学家们进行了人量关于社会的哲学性讨论,另一方面,实证社会学家又年复一年地发表着多得难以计数的经验性研究成果。但是,在哲学式讨论与经验性研究之间,社会学家还未能找到一条途径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这_者的有机结合,社会学还是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布劳认为,社会学的科学化表现在它同其他科学一样,遵循同一的方法论原则。社会科学的困难之处在于研究者本身或多或少地也是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因而研究者的背景、价值观和利益往往限制了研究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但是,这种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并小足以成为反对科学方法一元论的理由,而只能是鼓励社会科学家加倍努力的动力。
(2)构成理论的力法论原则
按照布劳的方法论原则,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社会学理论要经过相互连接的六个步骤才能形成。一个社会学理论工作者首先要对自己研究的对象和所遵循的理论原则或哲学思想作出清晰的说
明,同时也要具备有关的实证研究经验。接着,他必须发展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并且将它精确化。最后,这个理论应当以命题演绎系统的形式出现。它必须同实证研究的成果相吻合,并最终接受实证检验。布劳理论的方法论原则给我们了解他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提供了一条明确的线索。
10.简述杜尔克姆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看法。
【答案】(1)杜尔克姆认为,具有仅仅为社会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是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他指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
(2)杜尔克姆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3)杜尔克姆的上述界定包含了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三个突出特征。 ①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个人之身外,即它具有客观性。但又由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所构成。
②它具有外在性、强制性,它对个人具有约束力。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而且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它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
③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来自于它的集体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
社会事实的上述标准决定了社会事实的具体表现形式:①由个人事实(实际上是集体事实)在个人的反映或存在状态集合而成,用比率表示,如自杀率; ②惯例和规范,它们是社会直接的规则,体现了社会共有的基本价值,并对个人直接发挥强制作用,如道德、信仰、习俗、法律等。
(4)杜尔克姆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社会事实:①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②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态学(或解剖学)事实,如社会基本要素的数量和性质,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和联结程度,人口的地区分布,住房和交通道路的格局等。
11.韦伯怎样用类型学方法建构自己的社会学理论? 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1)韦伯利用类型学力法建构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他概括出的三种权威类型上。韦伯是从社会分层入手论及权威类型的。在韦伯看来,社会分层有三个标准:经济标准、群体声望和政治权力。
①韦伯赞同马克思用经济标准对社会成员所作的阶级划分。
②韦伯还按照群体声望和政治权力划分小同阶层,认为群体声望和政治权力都是有别于经济因素的主观标准。
a. 社会声望与经济实力不成正比,即仅有钱财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较高社会声望。
b. 政治权力是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它具有强制性,对社会成员表现一定程度的客观性。但政治权力的效力与实施却同社会成员的主观因素不可分,能使权力有效发挥的权威却是在社会成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