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财经大学工商学院物流管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实施包装策略才能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节约物流费用呢?
【答案】可采用延迟化战略来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节约物流费用。延迟化,是指事先只进行产品通用部分的生产,推迟定制生产或包装开始的时间,在接到具体的订货要求之后,再安装体现个性化需求的零部件或进行定制化的包装。
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必须采用在通用产品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发出多样化细分产品的方法。但是产品多样化必然会带来库存的增加,由于大多数的库存是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量设置的,这样就存在着预测风险,当预测量与实际需求量小符时,就出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造成库存费用或缺货费用。过多地细分产品种类,必然使库存费用或缺货费用大增。而采用延迟化策略,则可以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安全库存量,大大节约库存费用,由于缺货所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大大减少。
2. 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对核心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作为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是企业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选择成员企业,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成员企业必须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的成员企业必须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实现不同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结合,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的物流、快速的新产品开发、高质量的消费者服务、产品总成本的降低等。
(2)成员企业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信任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实施供应链管理时,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与合作企业共担责扛、风险与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这是企业问建立长久信仃关系唯一有效的途径。企业问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以前该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情况,以明确该企业是否适合长期合作。
(3)成员企业应尽可能实现地理上的相对集中
这一点对于处理总装厂与零部件供应厂商的关系极其重要。总装厂与零部件供应厂家距离较近,可以使零部件供应厂商提高对总装厂零部件订单的反应速度,减少零部件的储运费用。以汽车总装厂与零部件供应厂商为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总装厂与零部件厂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95.3公里,日产汽车公司为183.3公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为875.3公里,福特汽车公司为818.8公里,通用汽车公司为687.2公里。丰田公司平均距离近的优势,充分转化为管理上的优势。丰田公司的零部件厂商平均每周向总装厂发运零部件42次,而日产公司为21次,通用汽车公司每周为7.5
次。显然,日本汽车公司的平均存货费用要低于美国汽车公司。
(4)成员企业必须少而精
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出现之前,企业为了确保其原材料、零部件的供给及产成品的出售,往往同时与许多家供应商和经销商打交道,但与任何一个供应商和经销商都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要么企业蒙受损失,要么供应商或经销商蒙受损失。而供应链管理则强调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以少而精为原则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减少合作对象过多所导致的搜寻费用、签约费用、合同变更费用等交易费用的增加。
3. 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答案】对于企业而言,标杆法是企业真实地衡量自己的物流水平、找出自己物流作业及管理差距、提高物流作业及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运用标杆法评价及改进企业物流绩效的步骤如下:
(1)确定关键的物流绩效管理指标
围绕当前的企业战略,确定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主要指标。指标的设置不需要面面俱到,关键应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选择,把握住问题的重点和实质。
(2)确定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标杆
首先,企业可以考虑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内选择物流管理效率最高的企业作为标杆。如果本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物流管理效率并小是很突出,或者企业本身就是本行业中物流管理效率最高的企业,则有必要将标杆的选择范围扩充到其他行业最佳的企业。在选择标杆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信息的可获性,只有能够充分获得标杆企业翔实的资料,才能有效发挥标杆法的功效。
(3)确定企业物流管理绩效的真实水平及差距
企业通过对标杆企业及自身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确定自身物流管理的真实绩效水平,通过与标杆企业进行对比,明确差距所在,并找出差距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在这里,如何获得标杆企业有关物流管理的信息至关重要。商业期刊、报纸、互联网是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行业协会的有关统计资料也是了解标杆企业物流信息的重要来源。优秀企业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研讨会或举办讲座,这些会议与讲座也是了解有关信息的重要渠道。
(4)制定物流绩效改进方案
针对阻碍物流绩效提高的各种原因,借鉴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制定缩小、消除乃至超越标杆企业绩效水平的实施方案,确定自己及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努力方向、改进重点及实施步骤。
(5)实施物流绩效改进方案并监控方案实施效果
按照物流绩效改进方案确定的步骤,企业改进内部物流作业及管理的流程,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物流活动或供应链合作伙伴本身进行优化,并落实相应的人、财、物支持,建立相应的报告系统,监控方案的实施情况,检查方案实施后的成效,并及时进行总结,以便于今后对物流绩效进行持续性的改进。
4. 企业在决定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应非常谨慎。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总体能力是否胜任外包的项目,包括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如何,信息化程度是否满足信息高效传递和方便查询的要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等物流环节的能力如何,是否与各专业物流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的关系。
(2)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提供定制化的物流实施方案,在时间和服务方式卜能否满足企业的特殊要求等。
(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程度如何,对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商品损毁、缺失如何进行赔偿。
(4)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报价和物流服务水平是否匹配。
(5)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费用结算条款如何,是否允许一定期限的延期支付。
在确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后,企业应与其签订物流合同,将物流服务要求细化。在物流外包的过程中,由于服务要求没有量化或不明确,会导致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三方物流企业认为己经达到甚至超过服务要求,而企业则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未认真履行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为此,应在物流合同中详细列举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和达到的服务要求,能够量化的指标应尽可能量化,以减少不必要的扯皮和纠纷。
5. 在物流活动中,流通加工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才能使得流通加工活功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呢?
【答案】(1)流通加工的价值
随着社会分下的细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产成品的物流链条越来越长,流通加下变得越来越重要。概括而言,流通加工具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由于顾客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在流通环节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再次加工,如根据顾客所需要的尺寸对平板玻璃、钢板进行裁剪。
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流通加工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往往以简单的加工实现较大的价值增值,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有些产品,如玩具、服装等,通过流通加工改变其包装,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档次。蔬菜等食品经过加工形成半成品,可以减少消费者择菜、洗菜的时间,使产品售价大幅度提高。流通加工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利用率,有些流通加工可以使产品利用率提高20%~50%,这是采取一般方法提高生产率所难以达到的。
③提高物流的效率组装型产品,如自行车、缝纫机、铝制门窗框架,如果在生产企业完成产品的装配活动,将导致运输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而将其零部件直接捆扎或装箱,到达销售地点后再行装配,就可以方便运输,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
(2)流通加工合理化途径
①流通加工的内容选择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