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位)体育专业理论(2)之体育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运动技术
【答案】体育运动技术简称为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合理有效的方法。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
2. 耐力
【答案】耐力是指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具体的来讲,耐力是衡量一个人长期的做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动作能坚持的持久多久的一个指标,一般可以从身体素质和意志方面来讲的。
二、简答题
3. 简述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答案】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指向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二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作用。
(1)直接动机
①直接动机是指向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 ②直接动机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本身相联系,动机内容相对具体,行为的直接动力作用较大,不失为推动学生运动活动的有效力量。但当体育活动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学会和掌握时,或学生对某一练习方法、形式产生单调感、枯燥感时,直接动机作用的局限性就将表现出来,其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也就减小。
(2)间接动机
①间接动机是指向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
②间接动机与长时间活动后产生的最终结果和社会意义相联系,其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能使学生更自觉地、持久地进行体育活动。
4. 简要回答呼吸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作用。
【答案】呼吸是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环节的生理过程。
(1)外呼吸是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气体运输是气体由血液载运。血液在肺部获得的O 2,经循环将O 2运送到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 2通过组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经循环将CO 2运送到肺部。
(3)内呼吸是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问实现的气体交换(又叫组织换
气)。
5. 简要回答体育的目的与任务提出的依据。
【答案】体育的目的与任务提出的依据包括:
(1)社会发展水平
①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国的体育目的也必须围绕该阶段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体质,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生活水平服务。
②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消费还处在较低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水平不高,总体实力不强;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体育目的必须依据这样一个现实状态来确定。
(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人本位的体育价值观。
①体育自身的特点
a.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力和卫生措施等作为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
b. 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②体育的功能
体育的特有效能是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健身功能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是确定我国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依据。
(3)人的体育需求
人是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相统一的结合体。人对体育的需求体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①人对健康的需求
身体的健康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因为有机体的所有活动都表现出对身体状态的依赖性。
②人对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个人的发展,无论是个性的形成,还是知识的増长,只有在其精神和身体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可能。
6. 简述教练员影响力的种类?
【答案】根据影响力的性质,教练员影响力可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
(1)强制性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也被称为权力性影响力,是在组织任命而获得教练员职务与运动队中的地位和权力后形成的,是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的一种带有强迫性的影响力。
(2)自然性影响力
自然影响力也被称为非权力影响力,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这种影响力。只是因为各自的特征与条件的差异,而在力度和范围上有所不同。教练员作为运动队的领导者,除了社会组织赋予他的强制性影响力外,更需要的是具有本身内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基于教练员本身的能力与人格魅力,源于他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的心理品质和道德修养等。
7. 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案】(1)联系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爱好必须建立在运动兴趣的基础之上。
(2)区别
①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宄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②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8. 合作学习有哪些特征?
【答案】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的共同的特征有:
(1)小组目标、计分与奖励:大多数的合作学习都是按小组形式进行的。
(2)个人责任:在小组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还要将小组的任务进行分解,由每个成员负责完成其中的一个部分,小组的成绩以个人测验分数的总和或小组成员的平均分数来计算。
(3)成功机会均等:完成个人的任务就是成功,合作学习为每个成员都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4)组间竞争:许多合作学习的方法都将小组间的竞争作为激励学生们在组内进行合作的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5)交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是合作学习小组有效活动的关键所在。
(6)注重个人需要:合作学习的方法将个人的交往、归属和尊重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重视的是根据个人能力确定学习任务和评价学习的进步,小组的表现也是由个人的表现决定的。
三、论述题
9. 试述运动中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体育工作者如何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
【答案】(1)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工作者有责任结合日常的教学与训练,指导青少年掌握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